- 李伟建
- 研究员
- 西亚非洲研究中心
- 外交政策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打造绿色军队:美国军事能源战略调整评析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海洋安全视域下的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海军建设
- 民进党南海政策是向美国交心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谈菲律宾总统访华
- 从三个方面看美国大选
- 东盟为何未理会南海仲裁案
- 香格里拉对话会防务外交的实质是什么?
- 香格里拉对话会防务外交的实质是什么?
- 菲律宾仲裁案判决与中国之应对
- 谋划南海问题需要战略高度
- 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与国际海洋法斗争
持续了11天的巴以冲突,终于迎来转机。
在埃及的斡旋下,当地时间5月20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北京时间21日早晨7点,协议正式生效。
冲突没有赢家 只有悲剧
21日清晨,耶路撒冷、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纷纷走上街头庆祝。
5月21日 人们在加沙城参加庆祝活动
随着硝烟退去,巴以双方也开始"清算"连日来因冲突造成的损失。
据统计,哈马斯共向以色列发射了约4000枚火箭弹,其中一些未能命中目标,另一些则被"铁穹"防空系统击落,造成12名以方人员死亡。
相比以色列,巴勒斯坦遭受的痛苦要严重得多。巴勒斯坦卫生官员统计,此轮冲突导致261名巴方人员死亡,八千多人受伤,其中加沙地区的232人中,儿童有65名。
5月20日 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的拉法查看以色列空袭后的建筑废墟 图片来源:新华社
此外,加沙的基础设施也遭到重创,电力和供水系统几近瘫痪,人道主义救援迫在眉睫。目前,中国等多个国家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向巴政府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斗法”11天,巴以各自的战略目的究竟有没有达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表示,在本轮冲突中,哈马斯确实刷了一波“存在感”,让国际社会重新把目光投向巴勒斯坦,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而对以色列而言,虽然对哈马斯实施了报复,但保证地区安全的根本目的也远未实现。这场冲突只有悲剧,没有赢家!
和平曙光真的到来了吗?
就在当地民众庆祝“停火”的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的一则警告再次打破“平静”。他表示,加沙地带的实际情况将决定停火行动是否延续。
鉴于以色列和哈马斯此前经常打破停火协议,李伟建指出,这次的“和平”能持续多久,仍是个未知数。
根据巴勒斯坦马安通讯社消息,就在停火协议生效的当天中午,巴以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附近冲突再起,民众在骚乱中向以色列警方投掷石块,以色列警方随后冲入阿克萨清真寺,向前去参加礼拜的民众投掷瓦斯弹和震荡弹。巴勒斯坦红新月组织称,冲突目前已造成15人受伤。
对于停火协议的细节,巴以双方也各执一词。
哈马斯官员称,已经在包括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和东耶路撒冷的谢赫·贾拉社区的干涉问题上赢得以色列的让步,但以色列方面对此进行了驳斥。
在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看来,这恰恰反映出停火协议的脆弱性。如果巴以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余震”恐难避免。此外,虽然目前加沙地带和以色列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在约旦河西岸,在巴勒斯坦民众和以色列军警之间,冲突仍将持续。
李伟建则强调,停火协议治标未治本,巴以地区难以维持持久和公正的和平,根源就在于领土争端、定居点争议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而要解开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死结”将是巨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过,李伟健也进一步指出,本轮冲突将"被边缘化"的巴以问题,重新带回到国际社会的视野中,而目前的停火,或许能成为推进巴以和平进程的一个契机。
文献来源:看看新闻网,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