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金砖五国的“金色十年”与未来展望
牛海彬,叶玉,王玉柱 2017-09-05
       不知不觉,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已经走完了第一个十年。这十年被人们誉为“金色十年”。

       今年,中国作为金砖轮值主席国,将于9月3日至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主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第九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除金砖五国外,几内亚、墨西哥、泰国、塔吉克斯坦和埃及等五国领导人也将受邀出席本次金砖厦门峰会。

       回顾金砖国家在“金色十年”中的发展,展望未来新的十年。金砖国家取得了哪些成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新民环球论坛特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几位专家来做一番解读。


“金砖 ”提升金砖机制的全球代表性

牛海彬

       金砖机制诞生于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和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时代背景之中。从高盛经济学家的新兴市场概念,到今日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与多边机制,金砖国家机制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变。作为全球化趋势的坚定支持者,中国在提升金砖机制的全球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作用集中体现在中国在担任峰会主席国时发出的重大倡议。2011年三亚峰会上,南非作为新成员国首次出席峰会,极大地提升了金砖机制的全球代表性。在即将举行的厦门峰会上,中国再次提出金砖领导人同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进行对话的“金砖 ”新模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金砖机制的全球代表性,而且是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更具全球视野

       相比以往峰会邀请主办国所在地区邻国与会的做法,中国的“金砖 ”倡议更具全球视野,反映了中国更加注重从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的大格局思考金砖合作的前瞻视角。全球化已经大大超越了早期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引领力量的西方化阶段,步入来自非西方文明的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新阶段,金砖国家机制的兴起集中体现了这一趋势。金砖国家来自不同的文明传统、奉行各自独特的制度体系并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全球视野代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与成熟,代表了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全球化的未来样态。金砖国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一部分杰出代表,“金砖 ”对话倡议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南南合作,提升该群体在全球化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关切共同发展

       “金砖 ”对话倡议强调包容性与开放性,反映了金砖国家对实现共同发展的关切。

       金砖机制并不仅仅服务于成员国自身发展利益,而是旨在实现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创立的新开发银行开设非洲区域中心就反映了金砖机制对非洲发展事业的关注与承诺。新开发银行还建立了发展中国家信息共享平台。“金砖 ”对话倡议有助于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建立和完善实现共同发展的机制安排。“金砖 ”也有助于扩大金砖国家的朋友圈,集思广益、广纳资源,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团结和利益。

适应全球趋势

       “金砖 ”对话倡议适应了全球治理的新趋势,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升,而且越来越成为改善全球治理和引领全球化的新兴力量。

       在推动国际贸易、消减贫困、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等诸多方面,人口集聚、幅员辽阔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并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G20峰会的初衷就是借助新兴市场的力量来解决病灶在美国的世界经济难题。在以英国退欧、美国奉行“美国优先”的新形势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大都明确支持全球化进程,也有很大愿望就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和改善全球治理进行政策协调与对话。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尚缺乏一个讨论全球议题的平台。“金砖 ”顺应了上述形势,其倡议也必然因此而具有历史意义。


中国企业构建新兴合作网络

叶玉

中企投资可观

  关于金砖国家合作,外界甚至内部最常见的质疑是:五国走到一起,主要是为了在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平台协调立场,如在G20框架下合力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行治理改革,而在内部缺乏政治互信和市场合作基础。从全球价值链结构看,相比于金砖国家对欧美经济体的贸易和投资依赖,金砖国家间的市场融合度还比较低。

  但自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政府间合作推动金砖大市场建设和相互间务实合作已初见成效。据联合国贸发会数据,截至2015年,金砖五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1.7万亿美元,其中五国内部相互直接投资存量占比10%,而这一比重在2010年时仅为3%,表明金砖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五国内部投资占比年均增长超过1%。

  五国的跨国公司均增加了对其他金砖国家的关注,而中国企业是构建这一新兴合作网络最活跃、最重要的主体应无可争议,与金砖合作的推动不无关联。遗憾的是,中国对金砖各国累计直接投资规模到底多大,不同来源数据差异很大,这也是我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面临的共性问题。商务部的数据较为保守,截止2015年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的累计直接投资总额仅为330亿美元。但根据大西洋委员会和OECD最新的一份研究,截至去年中国对巴西一国直接投资(FDI)存量便达610亿美元。如果加上国家开发银行等的融资贷款,中国对金砖国家及其所在地区发展的资金贡献规模将更为可观。中国企业对金砖国家的投资亦是其走向全球的重要地区门户,如迄今中国对巴西投资存量占去中国对整个拉美投资的一大半,而南非亦是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的重要通道。

  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整体趋势一样,中国企业对金砖国家投资的上升,不仅是规模和数量的变化,结构上更丰富多元。一是,就投资部门而言,重点由能源、矿业向电力、汽车、运输、电信等延伸,技术含量逐步提升;二是,就投资企业而言,国企仍然是领头羊,但民营企业日益活跃,华为、中兴、阿里、小米等民企已成为开拓金砖国家大市场的生力军;三是,就投资方式而言,除绿地投资外,并购越来越频繁。2012年以来,中国国家电网利用并购、绿地投资等多种方式组合在巴西电力市场累计投资逾70亿美元。

仍有较大局限

  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对金砖五国的投资仍具有较大的局限。近几年来中国已成为巴西、俄罗斯吸收外资的前五大来源地,但对印度和南非而言仍然排名较后。按印方数据,截至去年中国累计对印投资占印度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不足0.5%。而在南非虽在能源部门投资占比很大,但总体而言仍较局限,印度反而跻身南非前五大投资来源国之列。

  展望未来,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金砖大市场,主要面临如下两大方面因素制约:

  一是金砖国家宏观经济政治局势发展。2014年以来,随着美联储政策开始收紧,巴西、俄罗斯、南非等几个金砖国家可谓陷入内忧外困,经济陷入3%-4%的严重衰退或濒临衰退边缘,货币大幅贬值,失业加剧,引发政治动荡。即便是中国和印度仍维持较高增速,亦经历了短期内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冲击。此间,中国对巴西直接投资逆势上扬,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其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这与政府驱动有密切关联,某种程度上也是中企在谷底时期“抄底”的投资战略。但就中国对金砖国家和新兴国家整体投资而言,仍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冲击。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对外投资热潮之后,今年中企对外投资有望趋于理性,上半年同比降低四成以上,对金砖国家投资亦会受到影响。

  二是政策、政治与文化障碍。在全球化陷入低潮的背景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中国企业的大规模走出去更为艰难,在金砖国家亦不例外,面临较大的政治波动性。中印互为邻国,累计直接投资仅为区区数十亿美元,与两国国际地位十分脱节,金砖机制成立以后,这一情况开始大幅改观,特别是2014-2015年间,中印新一届政府首脑实现互访,带动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由2010年的不到0.5亿美元激增至2015年的7亿多美元。但近年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地区的落实使得印度对中国戒备上升,两国间互信受到损害,难免对相互投资带来不利影响。去年中国主办G20峰会,推动通过《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今年中国主办金砖峰会,8月初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上,新推动达成《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纲要》,提出要增加政策透明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并加强政府与企业间对话等举措,促进金砖国家间相互投资,但这些均属于非约束性的规范和指南,对于克服金砖国家内部的保护主义和政策性投资壁垒还远远不够。


完善机制 实现更长远的合作

王玉柱

        金砖国家间需要务实导向的可持续发展合作。“金砖”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现象,金砖成员国内部并不存在较强的经济纽带联系。

        因此,金砖国家需从务实角度,提升经济合作的有效性。一方面,不断完善机制,为金砖国家后续合作提供有效合作平台;另一方面,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金砖成员国自身的能动性,推动金砖国家对其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整合作用。通过金砖机制为金砖成员国所在区域提供公共产品支持,进而实现更有效和更长远的金砖合作。

问题正在暴露

        金砖合作需考虑到现有成员国地理空间布局因素,以及因此给彼此经济往来带来的影响。

        由于经济发展有其地理空间依赖性,区域内发展互动是市场机制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毗邻的地理空间有助于降低生产要素的流通成本。全球化进程“停滞”的背景下,同时受到投资和贸易规制区域化和碎片化的影响,区域化增长已成为现阶段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

        目前,金砖国家经济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经贸关系之互补性受制于成员国现有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影响,多边互动联系较为薄弱。当前,金砖国家间经济合作是一种以中国为“核心”的四组双边经贸联动格局。由于中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存在产业竞争力的结构性差异,来自印度、巴西等成员国对我国“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持续增强,现有的“1 4”模式正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未来将很难得以持续和深化发展。

“碎片”拼接“整体”

        尽管金砖成员国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对各自所在区域经济影响也不尽相同。但金砖成员国作为地区大国,在区域经济引领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发展雄心。并且,作为新兴经济体发展的成功典范,金砖国家对区域其他国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影响力。

        未来可以金砖成员国所在区域发展为抓手,重新构建金砖合作架构,通过以“区域化”带动“整体化”的方式实现金砖国家间可持续合作和南南合作新模式。从各成员国所在地区的区域发展出发,通过区域化“碎片”拼接全球化“整体”,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重要体现。

        目前,主要金砖成员国都参与或领导了所在地区的区域合作机制,可推动金砖成员在相关区域发挥区域经济发展能动性。比如,印度参与和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俄罗斯积极推动的“欧亚经济联盟”;巴西发挥重要领导力的“南方共同市场”以及南非加入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未来,考虑到金砖扩员的因素,可以构建区域内金砖成员发展伙伴关系,提升金砖成员国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影响力。

促进南南合作

  金砖合作可以上述区域机制为抓手和载体,通过为上述机制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支持,构建“南南合作”全球新布局。比如,通过金砖机制增强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经济联系;服务“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融资等;通过金砖机制对接和服务“南方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以投融资和贸易机制对接为抓手,建立和深化中国与上述区域合作机制的发展互动。

  在新开发银行投融资战略方面,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和推动发展理念更新,推动新开发银行投融资战略的调整和优化,避免成员国之间陷入“分蛋糕”的利益纷争困境,投资于成员国所在区域,回避成员国的利益关联。通过金砖国家筹集的资本投资和服务于金砖成员国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将从长远有助于金砖国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方面,金砖机制可以为区域发展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和制度支撑。目前,金砖金融稳定机制初步建立,但尚未有效发挥作用,机制运作尚待完善。

  可以考虑推动金砖金融稳定机制与相关区域金融安全合作对接,以区域合作为抓手,提升金砖国家所在区域的金融抗风险能力,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比如,在亚洲地区与“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的合作对接。推动以金砖成员国为核心的区域金融安全网建设,搭建从“区域”到“整体”的金融安全网体系架构。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2017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