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玉
- 副研究员
- 亚太研究中心
- 世界经济研究所 所长助理
- [email protected]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G20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 全球经济治理:新挑战与中国路径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澳对话:G20与地区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接力杭州峰会,续写世界和平发展新篇章
- 中国推动G20发挥全球治理的领导作用
- 成玉麟接受新华社采访,从日本视角评述G20杭州峰会
- 巴西总统可能是最需要G20的人
- 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共筑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 杭州峰会一大亮点:助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 G20让世界看到中国不是“挑战者”而是“建设者”
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国集团(G20)第13次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当前,全球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发酵,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宣布“退群”,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的价值遭受严重质疑。在此背景下,即便G20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对话,这些经济体占全球经济产出的85%,国际贸易的75%,全球投资的80%和人口的66%,它也被质疑是一个热闹却无用的“清淡馆”。人们更多关注G20主场讨论之外临时性的双边外交和热点问题,亦不足为奇。
G20到底有没有用处?反思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人们对G20在促进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携手应对危机、加强全球银行业监管和打击避税天堂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是有高度共识的。当前G20不受追捧,或许恰恰是因为世界不再面临十年前那样的全球性危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有望达到3.7%,实际上为全球经济复苏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全球债务攀升至历史新高,今年G20的东道国阿根廷自身也陷入经济动荡,正在接受IMF的紧急纾困,全球的贸易冲突更是愈演愈烈,这些均构成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风险。
着眼未来,应对危机或许仍将是G20最突出的功能,但绝不应是其唯一的功能。很多观点认为,G20之所以变得“无用”,是因为其议程过度膨胀,导致效率低下。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恰恰是G20应该发挥的“大用”。
当前,反全球化威胁世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仅靠多边主义支持者的宣誓是不够的。这就需要G20发挥其全球治理网络中心的独特作用,在汇聚和动员全球范围内多边主义支持力量的同时,更加开放包容,为弱势群体表达其利益诉求提供更直接有效的通道,促进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力量关切和立场的大碰撞,真正为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全球化发展凝聚最广泛的共识。这也正是上世纪末以来“全球治理”思潮兴起的应有之义。
就这个意义而言,G20议程的扩大背后是更深层次的需求,即为创新、增长、效率与公平、绿色、包容等具有张力的价值理念和利益诉求之间达成某种“大交易”提供一个开放和柔性的平台,缓解单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破坏力。
这一进程艰巨而漫长,但G20最有可能提供这样的便利。一是因为其代表性。昔日代表发达经济体利益的七国集团(G7)如今已成为G20框架下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BRICS)、中等强国合作机制(MIKTA)等相提并论的次级集团。二是因为其立体性和机制性。G20已经成为一个羽翼丰满的跨政府、多层次的国际交流机制,背后更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能源署(IEA)等众多国际组织的强大智力支撑。三是因为其开放性。G20不仅是其20个成员方政府之间的对话平台,还形成了面向非成员方及其他地区性组织、商界、智库、民间组织、青年和女性等各类社会群体的广泛对话机制。
当前,G20没有也不应完全被贸易战绑架,而需要被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充足的耐心去看待。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数字经济成为了今年G20的一大亮点,各方就科技创新和自动化给人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讨论,这有利于塑造中长期全球经济包容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议程。
面临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世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中国将与各国一道坦诚、务实交流,逐步将共同的愿景转变为现实。
文献来源:中印对话,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