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士新
- 副研究员
- 亚太研究中心
- 外交政策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海洋安全视域下的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海军建设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民进党南海政策是向美国交心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谈菲律宾总统访华
- 东盟为何未理会南海仲裁案
- 香格里拉对话会防务外交的实质是什么?
- 菲律宾仲裁案判决与中国之应对
- 谋划南海问题需要战略高度
- 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与国际海洋法斗争
- 如何看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杂音”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摘要:域外国家也需要尊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协商进程与结果,不添乱,否则只会引起地区国家的反感和消极抵制。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在越南芽庄举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23次联合工作组会。这是联合工作组本年度首次会议。国际社会普遍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的成功举行,期待其最终能推进关于南海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各项议题取得新的进展。在2017年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南海行为准则”草案框架的新形势下,此次会议能在草案的哪些细节方面取得突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其实,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会议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后不久就开始了。第一次会议是于2005年8月4日至5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至今已经有13年历史了。在2010年南海问题成为地区热点之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会议一直在有条不紊但缓慢地在向前推进着。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估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工作牵涉的内容较广,情况也比较复杂,并不是很容易,另一方面各方对通过外交途径最终能改善南海地区安全形势具有较高的信心,都没有迫切的紧张感,同时也不愿因此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最初几年,评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落实情况成为联合工作组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否以及如何开启“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根据评估结果而定。然而,随着南海紧张局势加剧,在评估工作未完成之前,各方经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进程提前了。
相比之下,在前几年南海局势较为紧张之时,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工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取得各方预期的成果,但在2017年南海局势缓和后反而加速了。2017年上半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就举行了三次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会议。2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第19次会议,3月30次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第20次会议,以及5月17日至18日在中国贵阳举行第21次会议。其实,第19次会议就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南海行为准则”草案框架的基本提纲,在第20次会议上形成了草案框架简本,最终在第21次会议上得到了补充完善和通过审议,并在8月8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上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草案框架。另外,2017年8月30日,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第22次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明确了“准则”磋商的原则、路径、方式和工作机制等问题,形成了相应共识文件。
从外交部发布的新闻来看,此次会议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这从2016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建立外交高官热线,签署《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和《建立三个技术委员会步骤非文件》等都阶段性成果就可以看出来。未来各方可能要建立相应的南海合作机制,具体落实这些相关事务和其他相关议题,甚至包含中国正在推动与东盟国家商签《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部分内容等。二是继续推进海上务实合作,这主要是前期以及当前仍在落实中的南海合作“早期收获项目”,未来还可能包括各方在磋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时并没有谈妥的渔业合作及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继续磋商“南海行为准则”进程。2017年达成的草案框架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反映了各方促进南海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强烈意愿,未来如何磋商反映各方利益的详细条款,特别是在达成建立信任措施,甚至预防性外交措施等方面,仍需要各方进行更加艰难的磋商进程。
尽管国际社会对当前的“南海行为准则”草案框架并不是很满意,甚至不乏批评之声,但从目前来看,包括南海问题直接相关方的东盟成员国对这一进程的成果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南海问题不仅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事情,也是东盟内部讨论最激烈的议题,更是作为南海问题直接相关方的部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问题,交叉情况相当严重。对东盟国家而言,鉴于它们相互之间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争端较多,南海问题在其中只占其中较小比重,稳定南海局势和妥善解决南海问题对它们之间解决相似问题可以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
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都比较担心,近期美国在南海活动频繁,鼓动部分域外国家,如东亚地区合作机制中的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甚至远在欧洲的英国和法国等传统盟友,与其联手在南海采取航行与飞越自由的行动,扰乱本地区本来已经趋于稳定的安全秩序。从近期这些域外国家蠢蠢欲动、展现出相当咄咄逼人的态势来看,南海问题在今年有可能再次被炒热,甚至可能发生低烈度、小规模的摩擦或冲突。然而,中国与东盟国家能够在此情况下依然按照既定日程举行会议,不仅反映了这些国家对维护南海安全与稳定具有强烈的愿望,也体现出这些国家并不愿意看到域外国家的军事存在造成南海局势的动荡。
因此,即使东盟国家和一些域外国家开展了一些安全合作,但并不愿看到这些域外国家增加在本地区的军事存在,影响了与中国推进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外部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越南欢迎美国的航空母舰打击群时隔近半个世纪的再次临时停靠驻泊访问,但更多是想进一步提升与美国长期以来的合作关系,并不认为此举真的能抵消甚至推回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既有存在。毕竟,美国军事力量按照自己的国内法,而不是切实遵守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南海行使单边的航行与飞越自由时,也抵达了越南侵占中国的部分岛礁或水域,并没有照顾到越南的关切与利益。另外,包括美国在内的域外国家近年来军事化南海地区局势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自己越来越被动。
在当前情况下,无论是中国和东盟国家,还是域外国家,都应为南海地区安全与稳定提供有利的环境。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共同行动原则时,未来还可以增加一些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经济和其他因素,增强各方对促进南海和平与繁荣的信心。与此同时,域外国家也需要尊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协商进程与结果,不添乱,否则只会引起地区国家的反感和消极抵制。毕竟,中国和东盟国家继续保持对话和合作势头并不容易,争取更多积极进展和成果更加艰难,进一步巩固当前地区的良好形势仍需要各方释放出合作意愿和行动。
文献来源:海外网,2018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