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义
- 副研究员
- 亚太研究中心
- 国际战略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G20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 全球经济治理:新挑战与中国路径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澳对话:G20与地区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接力杭州峰会,续写世界和平发展新篇章
- 中国推动G20发挥全球治理的领导作用
- 成玉麟接受新华社采访,从日本视角评述G20杭州峰会
- 巴西总统可能是最需要G20的人
- 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共筑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 杭州峰会一大亮点:助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 G20让世界看到中国不是“挑战者”而是“建设者”
2012年9月14—15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同美国斯坦利基金会、韩国发展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学院共同举办的“G20中的亚太领导力:变动中的联盟和潜在集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来自中国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等9家国内单位的官员和学者,以及来自韩国外交事务和贸易部、墨西哥外交部、新加坡外交部、印度尼西亚国家经济委员会、中日韩三边合作协力事务局、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13个国外政府机构、智库及大学的近30位官员与学者与会。与会人员就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二十国集团(G20)的影响,中日韩三边合作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地区和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七国集团(G7)和金砖国家(BRICS)在G20中的作用,G20与其他主要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及G20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中美关系及其对G20的影响
中美与会者都认同中美关系过于复杂,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中方认为中美之间经济相互依赖在继续增长,但从2009—2010年,因为气候变化问题、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美韩黄海军演问题、双边投资和贸易纠纷,以及美国国内政治问题等导致中美两国对彼此战略意图和安全问题上的疑虑不断上升,两国关系趋于紧张。美方与会者同意两国关系风险不断上升的看法,并且认为存在从一个问题外溢到其它问题的风险。双方都认为两国政府,包括媒体和智库,应该更加努力以促使两国形成认知共同体,使合作最大化,并对竞争进行有效管理。
美方与会者认为中美两国在G20中的合作及两国战略与经济对话降低了相互竞争导致的紧张程度,并为合作提供了机会。美国认识到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应该成为美国政策的优先选项。按照经济规模衡量,美国在IMF和世界银行中的代表性相对偏低,而欧洲国家的代表性偏高,所以美国力图促使欧洲的代表性降到合理水平。美国的战略目标是推动中国进入全球规则和治理体系,并给予中国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多的利益。G20是这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之间的合作是G20达成协议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中美之间的矛盾并不是G20失去动力的原因。中方与会者同意中美两国在G20中合作良好的看法。但中国也认识到两国在身份认知和优先事项方面有很大区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治理体系改革更加重要,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优先事项是全球经济再平衡,但中国不会寻求抛弃现有体系。而韩国与会者认为,在过去四年G20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这些成就有时令人感到比较尴尬,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美两国在全球、地区和双边问题上有太多分歧。一些地区和双边问题与民族主义纠缠在一起,影响了中美两国在G20中的合作。澳大利亚与会者也指出中国对美国的默契是G20取得成功的基础。对美国来说,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敏感性,并保持一种平衡的立场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与会者都对国内政治问题和安全问题可能外溢到经济领域感到担忧。一些与会者认为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中缺失的关键一环。现在中美关系的一个特点就是缺乏互信,双方都在实行“两面下注”和“推回去”的政策,双边安全关系上的紧张状况因地区形势的紧张而恶化,因此对于两国来说,要在G20中发挥领导作用是不现实的。
二、中日韩三边合作和TPP
与会者指出,在东亚同时存在多个地区一体化组织,包括“10 3”(ASEAN 3)、“10 6”(ASEAN 6)、东亚峰会(EAS)、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TPP。东盟是10 3、10 6、EAS和中日韩三边合作的基础。TPP是美国深化其与亚太贸易关系战略的一部分,而APEC是一个具有20年合作历程的渐进的一体化组织,与TPP相比不那么严格。过多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使得各国高层领导人疲于参加各种会议,并造成部长级会议的碎片化。
一些与会者认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最佳选择并不是TPP,因为TPP将是一个非常类似“轴心和轮辐”的双边协定,而不能解决东亚国家是否能“享受更多面包”的问题。亚洲国家最重要的经济伙伴是中国,但TPP企图疏远中国,并且TPP的标准很高,所以许多国家对是否加入非常犹豫。在最近几年中TPP不会成形。但是亚洲经济合作确实需要解决美国建设性融入东亚经济的问题,因此许多与会者认为“10 8”(ASEAN 8)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具有创造更多经济合作机会的潜在可能。而对于许多拉美和亚洲小国的与会者而言,他们现在倾向于“脚踩两只船”。
美国与会者认为TPP并没有遏制中国的意图。美国希望中国加入,希望将中国拉入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高标准也是一个好事,因为在谈判中如果要求的起点很低,那么得到的结果将更低。中国与会者认为TPP谈判中所产生的争论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使得中国对于TPP不再那么敏感。他们认为TPP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自由化是有利的,并且TPP可能会成为亚洲区域一体化的推动力。但一些中国学者警告日本正在游离于东北亚经济和政治合作进程,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
三、G7和BRICS对G20的影响
大多数的与会者赞成G7/8已经丧失影响力的说法,认为权力转移到了G20。但日本与会者认为G7成员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且G7/8是一种领导人聚会和协调的好方式,G7/8仍会关注全球政治和安全问题。一些美国与会者也认为G7仍非常强大,不容忽视,但G7成员国的看法和利益在全球经济和环境治理问题上存在分歧,所以它对于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以及由于美元的主导地位所造成的金融危机发挥不了作用。所有西方与会者都不认为G20中存在任何形式的“G7连线”,G7也没有在G20峰会前事先进行聚会或协调。韩国与会者认为G7/8在应对核安全问题和“阿拉伯之春”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在叙利亚问题上,G7/8没有形成共识,所以G7/8在国际安全政策方面不再发挥领导作用。
中国与会者认为,相对于G8而言,G7与G20之间的关系更大,G8现在主要关注政治和发展问题。虽然G20中不存在“G7连线”和“BRICS连线”,但G7对G20形成了一定挑战,G20议程中的大多数议题都是由G7国家提出的。但在应对国际关系中各种事务方面,G7的代表性明显不足,并且现在G7成员国都在采取内向政策,因此G7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来自金砖国家和非金砖国家的大多数与会者都认为BRICS对于G20的影响正在上升。虽然BRICS拥有经济、政治和安全等三个方面的议题,并且各成员国在国际储备体系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应对全球经济不平衡方面拥有许多共同利益,但BRICS不会形成一个政治或地缘政治集团,因为各成员国容易相互猜疑,缺乏互信。来自金砖国家的与会者认为BRICS是支撑现有国际秩序的建设性力量,而不是挑战。BRICS成员国不希望在近期改变全球治理结构,但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应当开始了。他们建议BRICS应该尽快建立秘书处,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联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讨设立金砖国家银行的可能性,并开始为G20、IMF、WTO和其他国际机制设立议程。
也有一些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与会者认为BRICS并不重要,BRICS只是象征着南北之间、东西之间的裂痕和分歧。BRICS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成员国之间缺乏互信,各成员国也缺乏进行持续双边合作的社会基础。
几乎所有与会者都认为G7/8和G20将会共存一段时期,但G7/8和G20之间不应该是一种零和关系。在目前动荡的局势下,G20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与会者不希望看到在G20中出现“发达国家vs新兴大国”的分裂,但认为G20成员国应该寻找办法加强合作。
四、全球经济治理架构和G20的前景
G20和其他国际经济治理机制,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共同组成了全球经济治理架构。与会者认为G20主要是一个供世界领导人举行会谈,并就政治意愿达成共识的平台。G20是一个非正式性的国际组织,它具有灵活性、一致性、权威性等优势,能够产生力量,因此这种非正式性应该保持下去。但是G20并不产生直接效果,而只是一个对话平台,所以G20和其他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G20的有效性非常关键。G20只能利用其他国际组织,而不能取代它们。
与会者认为墨西哥政府为洛斯卡沃斯峰会作出了重大努力,这次峰会在为IMF增资、发起金融包容性倡议和气候变化融资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洛斯卡沃斯峰会举行的时点有问题,比预期时间早了许多,受到欧元区危机、墨西哥国内政治问题,以及“里约 20”峰会的影响。2013年的G20峰会将在俄罗斯举行。现在此次峰会的正式议程尚未公布。俄罗斯与会者认为,洛斯卡沃斯峰会的大多数议程仍将在俄罗斯峰会上继续讨论,财政赤字问题、金融监管和金融包容性问题、国际金融机制改革、食品安全和大宗商品价格稳定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和能效问题等都会包括在内。有关俄罗斯优先事项的第一份草案将在今年12月提出。
许多与会者认为G20在过去四年中取得了许多成功,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部门建章立制,以及改革IMF并为其融资方面。但这些成功是有限的,主要原因在于欧元区危机和个别G20主席国在议程设定方面有自己的优先考虑。有与会者认为,关注G20的人们不应对此感到失望,也不应对主要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国际合作的实质增加抱太高期望。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国家内外政策的平衡。G20决议不能得到执行也不能算是彻底失败,因为决议的执行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参与谈判者和协调者并不是执行者,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定过程更加复杂,以及协议的遵守取决于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架构等。但我们确实看到在一些G20国家中正在进行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如在中国。
对于G20的前景,一些与会者认为将来G20应当明确其基本任务、战略及优先事项。但与会者在议程设定、对成功的评估,以及G20和全球治理架构的组成等方面仍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一些来自G20发展中成员国的与会者建议G20议程应该扩大,将政治和安全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话题如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包含在内,2012年在洛斯卡沃斯峰会上举行的外长会议今后应继续进行。但许多与会者坚持G20应主要关注经济问题、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不应该侵蚀联合国的职能。一些与会者主张议程应包括一些世界面临的急迫问题,还有一些与会者反对峰会主办国推出其优先事项,并将自己的一些问题塞进G20,这将使得G20议程失去连续性。对于成功的评估,一些与会者认为非常困难,没有好的办法,会议公报是评估是否成功的恰当途径,但另一些与会者主张应设立一些标准。在G20和全球治理架构的组成方面,一些与会者认为G20的代表性还应该提高,同时G20成员数目太多,一些国家没有资格成为G20成员。还有一些与会者主张全球治理架构应该包含区域组织、次区域组织,甚至城市层面的组织。
文献来源:《国际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