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刘宗义:印度限制孔子学院说明了什么?
刘宗义 2020-08-08


    在6月15日加勒万冲突之后,虽然中印双方已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进行了多轮会谈和磋商,两国边界地区对峙的军队也正在逐步脱离接触,但中印关系下滑的势头并未得到缓解,双边关系反而呈现日益恶化的状态。 
  加勒万冲突的是非曲直非常清楚,是印度违反了中印关于实控线地区的双边协定。但中方并不希望由于加勒万冲突这个偶然事件而影响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加勒万冲突之后,中方在涉及中印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上相对保持低调,媒体也没有太多报道,主要是希望给印度方面,尤其是给莫迪总理留一些面子,维护双边关系的大局。 
  但作为肇事方,印度方面不仅不知悔改,反而在不断给双边关系制造麻烦,升级紧张状态。前段时间,印度方面采取措施给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清关制造障碍,出台政策封禁中国APP,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印度政府采购,将双边争端从边界问题和政治领域引向经济贸易领域。现在,印度方面又盯上了孔子学院。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教育部已决定在近期审查与7所当地大学和学院联合成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还计划修改印度一些著名教育机构与中国合作伙伴签署的54项谅解备忘。印度有关方面在故意将双边争端进一步引向人文交流领域,这可能将彻底破坏中印关系的基础。 
  由于中印关系的复杂性和边界领土问题的敏感性,几十年来,中印两国有识之士为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煞费苦心。双方都曾有学者和官员提出在搁置两国边界争议的同时大力推动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希望通过这两方面的增量发展来寻求共识、创造共同利益,弥补两国政治和战略领域的信任赤字。2018年的武汉非正式会晤和2019年的金奈非正式会晤也是基于这种设想,两国领导人就全球大变局以及中印两大亚洲古老文明如何实现复兴进行了深入交流,其重点举措也是旨在努力推动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但从印度最近采取的对华政策来看,两国有识之士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可能将付诸东流。从印度对中国APP和中国企业、中国对印投资所采取的政策来看,希望让经济合作成为中印关系稳定器的设想已然失败。现在,印度又将矛头对准了人文交流。 
  中印关系恶化到这一地步,体现了印度方面在对华政策上的两种倾向:一是印度对华政策已完全被封闭保守的民族主义情绪笼罩,印度对华政策制定者几乎丧失理性。印度政府本想借中国深陷新冠疫情危机和受到美国巨大国际压力之际,在边界问题上压迫中国接受印方主张,但偷鸡不成蚀把米,在加勒万河谷损失惨重。在对华关系上,由于受党派斗争和民族主义情绪的制约,莫迪陷入战不能战、和不能和的窘境,但仍在幻想借助美国向中国不断施压的国际大环境,通过不断恶化双边关系的举措逼迫中国让步。但印度对华政策手段是有限的,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带有自残性质,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大规模蔓延的背景下,对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伤害很大。如果说印度所采取的对华经济制裁措施,在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之外还有为国内垄断财团获取市场份额等实际利益考虑的话,那么现在印度政府对孔子学院等文化交流方面的限制措施,则纯粹出于一种损人不利己的狭隘思维。孔子学院只是一个汉语言教育机构,熟练掌握汉语的印度学生在就业上可能将多一条门路。印度政府对孔子学院的打压体现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文化优越论思想,纯粹出于一种排他主义意识,与印度政府对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打压性质完全相同,表明了印度社会已失去开放性和多元性。 
  其次,印度对孔子学院所采取的限制措施与美国对孔子学院的限制措施完全相同。这说明,印度政府在对华政策方面确实与美国对表。美国政府以蓬佩奥为代表的鹰派希望中美完全脱钩,在经济上“去中国化”,甚至在政治上挑起中美冷战,把中美之间的矛盾扩大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领域。印度在对华政策方面紧跟美国,亦步亦趋,甚至在一些领域跑到了美国的前面。笔者前些天曾讲过,印度已经主动站到了国际反华势力遏制中国、挑战中国的最前线。对于这种倾向,中国不仅必须密切关注,而且必须坚决反击!


原文链接


文献来源:中评网,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