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也门局势何以牵动中东各国的神经
李伟建 2019-09-26

   9月18日,沙特展示了伊朗对沙特石油设施发动袭击的证据,美国政府随即宣布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切断伊朗所有收入来源。那么,美国和沙特为何认定就是伊朗发动了袭击,而不是自认发动袭击的也门胡塞武装?也门乱局何以牵动中东格局的神经?9月26日,《新民晚报》新民环球编辑特请上海国研院外交政策所李伟建研究员做详细解读。

   胡塞武装不是第一次奔袭沙特

Q胡塞武装为何能跟沙特为首的联军大战数年?

答:胡塞武装与沙特的冲突源于沙特介入也门内乱。2015年3月26日,沙特率领阿拉伯联军突然对也门胡塞武装组织发动“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从此正式介入也门内战。胡塞武装虽然在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无法与沙特为首的联军相比,但凭借彪悍的战斗作风和伊朗支援,很快就顶住了联军的空袭并伺机实施反击。此后,双方你来我往,进入僵持状态。

   胡塞武装主要由什叶派民兵构成,并得到伊朗的援助,而哈迪政府得到沙特的支持,也门战争也因此被称为“代理人战争”。有分析认为,沙特在短时间内组建起联军,一是显示其阿拉伯盟主地位,二来也是向伊朗示威。德国《明镜》周刊更是明确指出,沙特对胡塞反政府武装宣战,其实就是向伊朗宣战。

   笔者认为,2010年年底发端的“阿拉伯之春”引发了中东地区多个国家政治动荡,也门也深陷其中,所以应该说沙特介入也门内乱首先是因为担心也门政局演变危及本国安全,其中也有利用也门动荡局势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一面。沙特与伊朗矛盾长期存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其任期内将美国战略重心从中东转移,并加快从伊拉克撤军及与伊朗谈判步伐,让沙特深感不安,沙特在伊核谈判进入关键时刻发动也门战争,其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也门战争爆发四年多来,沙特为首的联军除了初时气势汹汹,但迄今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倒是胡塞武装越打越勇,几次有效反击,让沙特损失惨重。事实上,胡塞武装并不是第一次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沙特,去年胡塞武装就曾向沙特首都机场发射导弹,导弹在成功飞越逾千余公里,突破了沙特从边境开始设置的多道导弹拦截防线之后,最终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东北部被击毁。

   地区大国博弈加剧中东变局

Q也门局势如何凸显中东各大力量的博弈?中东大格局因此发生什么变化?

答:也门局势长期不稳,内因是主要因素。在受“阿拉伯之春”冲击之前,其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也门危机也是中东变局的一部分,中东变局本质上是该地区国家必须经历的政治和社会转型的开始,本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毋庸讳言,美国及部分地区大国的干预和介入使这场变局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正确方向。外部势力的介入使这些国家的局势变得更为动荡复杂,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内战中都有外部势力和地区大国的影子,也门战争被称为“代理人战争”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需要指出的是,中东变局中地区大国间的博弈是对中东原有地缘政治格局出现变化的必然反应,各国都想在地区格局不稳之际,借机壮大自己的地区势力和地区影响力,在地区格局演变中抢占先机和有利地位。因此,在地区新的相对稳定的格局出现前,各方的博弈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结构决定了这种博弈的结果必然是走向新的平衡。与此同时,多元力量的参与也会推动地区局势朝着有利于构建起相互制衡、相对平衡和稳定的新格局发展。

   奥巴马时期,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目标之一是要在中东地区构建新的地区安全架构,这一架构的组成包括了伊朗在内的地区主要国家。奥巴马试图通过推动美伊和解并达成核协议来构建地区大国及不同力量间互相钳制、更为平衡的中东地缘安全格局,这显然是处于与伊朗博弈中的沙特所不愿看到的,这也成了沙特发动也门战争一个重要动因。但从现实发展看,沙特并未在也门战争中收到预期效果。

   特朗普上台后采取了与奥巴马截然相反的中东政策,他是利用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对地区安全的忧虑及与伊朗博弈的情绪,竭力推动建立以遏制伊朗为重要目标之一的“中东战略联盟”,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盟友重新整合起来,为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服务。需要指出的是,伊朗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但美国等国抬高伊朗的地区“威胁”客观上加剧了地区国家间的博弈。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地区国家之间关系格局正在被打破,在伊朗被塑造成共同敌人的语境下,沙特等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在走近。有学者认为,本地区正在形成新的对抗阵营,但笔者认为,地区国家在伊朗问题上的这种博弈态势实质上属于地区力量再平衡的表现,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在动荡中走向新的平衡。


   无法举证沙特陷于两难境地

Q沙特为何认定是伊朗而不是胡塞武装制造了对其石油设施的袭击?

答:如上所述,也门问题背后既有沙特与胡塞武装的长期恩怨,更有外部势力和地区大国干预的因素,在很大层面上,外部因素就是围绕美国及沙特等国与伊朗的博弈展开,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重新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一方面是与特朗普个人强烈的亲以色列反伊朗的立场及其对前总统奥巴马任内签署的伊核协议的厌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沙特以色列等国一直在背后鼓动美国打压伊朗不无关系。

   我们看到,特朗普上台以来不断配合以色列将伊朗塑造成地区最大的安全威胁,并挑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与伊朗博弈,这一来转移了国际舆论对中东和平的关注,帮助以色列减轻了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压力,二来也让美国从沙特等海湾国家捞取了数千亿美金的军售合同和保护费。

   沙特油田遭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之后,尽管也门胡塞武装已在第一时间公开认领责任,但美国已然认定伊朗才是罪魁祸首。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称袭击是战争行为,强调“伊朗政权要为鲁莽的威胁性侵略举动承担责任”,但同时,美国又把启动军事报复的“按钮”转给了沙特,称只要沙特调查的结果能证明是伊朗干的,美国就将对伊朗采取包括军事打击在内一切报复措施。这让沙特陷入尴尬。

   从事态的发展看,沙特显然无法拿出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导弹和无人机是从伊朗境内发射过来的,但在美国已经认定伊朗是背后黑手的情况下,如果沙特因无法举证而明确说不是伊朗直接打过来的,那等于是打了美国的脸,沙特显然不会做让美国下不来台的事,另外,如果沙特承认是也门胡塞武装干的,则会让自己面子挂不住。沙特拥有最先进的美国武器,包括爱国者导弹,居然没能拦截住力量对比上完全不对称的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这只会让国际社会嘲笑。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虽然指证袭击与伊朗有关,但迄今沙特只是说导弹和无人机可能是伊朗制造的,没有人说是直接从伊朗发射过来的。因为沙特非常清楚,如果美国拿了沙特提供的所谓证据而对伊朗进行打击,伊朗一定会进行报复,沙特将首当其冲被卷入军事冲突之中。现在沙特的说法等于将美国踢过来的球又踢了回去。


   美伊关系缓和势头已经显现

Q沙特和美国会不会发动对伊朗的战争?

答:沙特和胡塞武装交火已久,但这次袭击十分重大,不仅沙特受损严重,也影响到国际石油供应,事件发生时又刚好是美国与伊朗关系十分紧张和敏感之际,美国在第一时间指向明确,态度强硬,引起国际舆论一片紧张,不乏美国这次要对伊朗动真格的声音。有分析将这一事态与2017年在叙利亚发生的化学武器袭击相比较,称当时就任总统不到3个月的特朗普在疑似化武袭击仅仅两天后,就下令空袭叙利亚,并据此认为,美国这次很可能会旧戏重演,对伊朗发动导弹打击。

   但是这几天随着事态的发展,美国对伊朗发动打击的声音正在变弱。这一方面是在拿不出确切证据的情况下,特朗普要想发动对伊战争,在美国国内恐怕都很难通得过。期待连任的特朗普当前的主要精力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主要集中在准备国内选举,在国内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特朗普不会贸然下手。事实上,事态发生后特朗普已多次明确表示,除战争外,还有一系列对伊朗施加影响的方法。特朗普近期进一步表示,由于后果不可预料,他不倾向于武力方案,宁愿继续通过各种可能的制裁对德黑兰实施经济扼杀,并通过组建国际反伊联盟实现对它的政治孤立。

   本月20日,特朗普宣布了新的“其程度堪称史上最重”的对伊制裁,包括伊朗央行在内的三家金融机构因“支持恐怖主义”受到限制。同时,特朗普还批准了向沙特和阿联酋增派美军和供应军事装备。五角大楼领导马克·埃斯珀也于20日宣布,将于近期增加兵力部署,但指出此举是防御性质的,美军将专注于空中和反导防御。这些新举措虽然被认为是针对伊朗的,但在笔者看来都是象征性的,真正的意义在于,美国此举似乎已经表明了其将不会对伊朗发起战争行为。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特朗普将鹰派幕僚博尔顿开除出局之后,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与伊朗的关系变得相对容易些。在欧盟等方面推动下,最近一段时间,美伊关系缓和的势头已经显现。笔者想说的是,这种势头并没有因为此次事件发生根本性逆转。

   特朗普以压促谈的思路及各方推进局势缓和的势头其实是仍然还在的。


文献来源:新民网,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