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面对TPP中国应有自信
刘宗义 2016-12-30
10月5日,正当中国民众沉浸在国庆长假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时,美国与日本及其他十个太平洋沿岸国家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在国内外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有关“中国在全球贸易新规则主导权之争中受挫”、中国被“踢屁屁”,甚至“中国被彻底孤立”等言论不绝于耳,冷嘲热讽、幸灾乐祸者有之,惊恐不安、悲观失望者有之,痛心疾首、悔未参加者有之,淡然面对、积极谋划者亦有之。
实际上,TPP能够获得通过,早就在许多中国学者和智库的预料之中。从今年4月美国横加阻挠却最终无奈地看着亚欧国家纷纷加入亚投行,从6月奥巴马总统要求国会加紧通过“贸易促进授权法案”(TPA),还有他几次三番叫嚣“不允许中国等国家来书写全球经济规则”等事件中都可以看出端倪。不过,从TPP谈判过程之艰难来看,这12个国家能够在10月5日最终达成协议,美日等国确实做出了重大让步,或者说牺牲。TPP是奥巴马总统的胜利,因为这是他希望留下的外交遗产。TPP对美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正如奥巴马在TPP通过后再一次强调的那样: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制定全球经济规则。这表明 TPP的战略价值甚至要超过其经济价值。
在这一轮博弈中,中国从一开始好像就处于下风,因为中国根本就被排除在了规则制订之外。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和吸引外来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中国对据称是新一代的贸易投资规则没有丝毫发言权。一旦TPP开始实行,虽然短期内中国对外贸易受到的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TPP的扩大可能将打破东亚地区以中国为核心的供应链和价值链,造成外部对中国投资的减少和中国部分产业向外转移,对中国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目前情势来看,这好像正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必须接受美国关于TPP的规定,如果中国一直游离在外,那么就会落到这种下场。
许多国人对中国未能加入TPP谈判懊悔不已。从积极方面来看,TPP的许多规定确实代表了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发展的方向,在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限制国企特权等方面具有进步意义,而这也恰是中国在今后的经济改革中所追求的目标。正是看到TPP的这些积极方面,许多中国学者从2013年起就呼吁中国应该尽早加入TPP谈判,中国官方也有所试探。但遗憾的是即使当时中国提出申请,美国也不会同意,就是因为美国主导的TPP除了经济目的之外,还有其地缘战略目的。如果将来TPP的发展果真像美国设想的那样,在各成员国立法机构获得批准,并且美国与欧洲再顺利达成TTIP,那么美国用以取代WTO的新的全球贸易与投资体制就基本成形了。
那么,中国是否应该像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日等国达成TPP初步协议之后得意洋洋宣称的那样,在将来加入TPP呢? 其实,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大可不必担心被边缘化,甚至被“彻底孤立”,也不必急急忙忙申请加入TPP,中国应有自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吸引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包括TPP成员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FTA;现在中国正在继续深化经济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建立了上海自贸区等实行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的试验区,并正与美国、欧盟进行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中国与东亚国家正在积极谈判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并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并将继续深化与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国倡建了亚投行,并与金砖国家成立了新发展银行(NDB)。中国的自信在根本上应源于国内经济改革。现在反腐和行政审批改革成为能否顺利推动经济改革的关键。只要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顺利完成,即使美国企图以TPP和TTIP与中国展开地区或全球战略博弈,中国也毫无惧色。
由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经济已成为一个整体,任何排他性的区域经济贸易安排都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任何超越时代要求的国际规则也将阻碍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TTP和TTIP所建立的全球架构的核心仍是G7,而且仍将保持中心-边缘结构。同时,从透露出的关于投资者-政府争议解决机制的规定看,TPP实际上是一种超越主权国家的资本运作方式。TPP的形成将为建立一个超越主权,不受主权国家影响,或者有能力逃避主权国家影响的资本帝国奠定基础。从这两方面来看,TPP无疑存在重大弊端。中国希望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渐进改革,希望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更加公平公正,希望能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但资本为王绝不会带来公平和公正,也不会为普通百姓带来福祉。中国仍将继续与其他亚太国家一道推动公平合理的区域贸易投资安排和WTO谈判,争取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共赢。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