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建
- 研究员
- 西亚非洲研究中心
- 外交政策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2018年,中东地区秩序处于深刻的调整之中。
旧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动荡中趋向新的平衡,地区传统热点问题要么继续被边缘化,要么被大国用来当作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这一特点在2018年中东发生的两大热点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是美国正式将其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二是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并重启对伊朗制裁。这两大热点从表面看并无直接关联,但实际上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从传统视角看,巴勒斯坦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其中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又是这一核心问题中最敏感的部分。因此,虽然1995年美国通过的《耶路撒冷使馆法案》要求总统将美国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到耶路撒冷,但美国历届总统都在迁馆问题上慎之又慎,担心会在中东地区引发轩然大波和反美浪潮。然而,特朗普竟然把这事做成了。并且,这次阿拉伯世界的反应出奇得平静。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表明巴勒斯坦问题被进一步边缘化了。
巴勒斯坦问题被边缘化,并不意味着巴勒斯坦问题的重要性下降,也不能表明各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立场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更多反映的是中东变局以来,本地区国家尤其是大国对地区安全议题的关注重点已经发生重大转移,各国对自身安全和发展的重视正在超越包括巴勒斯坦问题在内的传统地区热点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阿拉伯之春”以后,中东原有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松动。为在地区新的权力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地区大国正在展开博弈。另一方面,也是美国和以色列长期以来不断将伊朗塑造成中东地区最大威胁的结果。
这些年美国不断挑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与伊朗博弈。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后,以色列又与伊朗在叙利亚发生直接交火,以色列对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几乎全部军事设施发动了打击。而伊朗部队也首次从叙利亚对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发动了火箭弹袭击。这一切强化了伊朗是地区主要安全威胁的形象,成功地转移了国际社会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关注焦点。
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夸大伊朗的威胁并加大对其打压,一来可以帮助以色列减轻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压力,二来也让美国得以从沙特等海湾国家捞取数千亿美金的军售合同和保护费。从更深层面看,美国不断敲打伊朗的用意已经超出美伊关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美国是将伊朗问题作为了向他国施压的工具。一是迫使盟国重新站队。目前美国正在向欧洲盟国及其他地区国家施压,要求它们切断与伊朗的所有商业往来。二是用来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2018年先后制造中兴和华为事件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在上述背景下,2018年中东地区形势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国家之间的传统关系正在被改变,中东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重点也悄然发生变化。为应对所谓的伊朗安全威胁,沙特等海湾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在走近。二是各地区主要国家都面临着来自内部的严峻挑战,这些国家的当局者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协调国内政治并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困难。这些变化以地区大国间竞争和博弈的表象出现,但本质上反映的却是地区主要国家力量再平衡的过程。
从现实情况看,尽管特朗普退出了伊核协议,并试图重新挑起沙特等国与伊朗的零和博弈,以色列也试图拉拢海湾国家共同对付伊朗,但在中东一国独大或多国压制一国的局面已难再现,地区格局朝着更为平衡的态势发展是大势所趋。
文献来源:海外网,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