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弄巧成拙的“安倍谈话”
陈鸿斌 2016-12-30
在战后70周年之际,安倍在8月14日终于发表了所谓的“谈话”。这一可谓是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解数的“谈话”,根本没有什么亮点,相反却使全世界进一步看清了安倍内阁的历史认知是如何谬误、混乱和漏洞百出。
关于该“谈话”的定位及其起草过程,媒体已多有披露,这里不再赘述。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安倍谈话”的关键词是如何表述的。
“(九一八)事变、侵略、战争。再也不能出现任何以行使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纠纷手段的行为,必须使全世界永远告别殖民统治,所有民族的自决权得到尊重……我国对在过去的那场战争中的行为已反复表示痛切的反省和道歉……历届内阁的这一立场,今后也不会动摇。”
显而易见,这里在竭尽全力玩弄文字游戏,也就是这一关键段落缺乏主语。是谁发动了侵略和战争?这是绝不能变成无主句的,这一伎俩太拙劣了。是“谁”不会动摇“历届内阁的这一立场?”是安倍本人还是安倍内阁?这是不能玩障眼法的。没有主语,谈话表达的是谁的立场,真是莫名其妙。大半年下来折腾出这么一个玩意,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这么一来,安倍似乎在以第三者的身份在轻描淡写地叙述一件史实,这就将侵略战争发动者的历史罪责推卸得一干二净。这恰是安倍发表这份“谈话”的根本意图。
安倍从2012年底第二次出任首相后,就曾一再表示将“继承村山谈话”。而1995年二战结束50周年之际的“村山谈话”,是历任日本首相中对这一问题的表态最彻底,也是相当到位的。那份谈话坦率地承认了在过去那场战争中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并表示“由衷的道歉”。此后在2005年,小泉纯一郎也原封不动地沿用了这一表述,这一姿态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然而安倍的根本理念就是要“告别战后体制”,就是要让日本彻底摆脱“战败国”的紧箍咒,也就是要从“村山谈话”的立场大幅度倒退,这一意图在安倍心目中酝酿已久,如今他终于通过拐弯抹角的方式,将其和盘托出。在这次“谈话”中,安倍明确地表示,日本的后代不能再“继续背负谢罪的宿命包袱。”也就是说,通过这一所谓“谈话”,日本的这一“历史责任”该作一个了断了。安倍的这一姿态不要说国际社会,就是在国内也很难获得认可,形成共识。村山前首相在该“谈话”发表的当晚,就明确予以否定,痛斥其根本没有继承“村山谈话”。指出该“谈话”故意在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让人不知所云。在今年7月曾召集74名国际政治学者和历史学家对拟议中的“安倍谈话”发表声明的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三谷一太郎,更是不给安倍一点面子,直陈该“谈话”与继承“村山谈话”相去甚远,使人根本无法感受一个国家领导人的主体意识。
安倍显然意识到这样一个“谈话”是很难让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接受的,于是在此后的记者会上,他呼吁媒体“不要断章取义,而应把握通篇谈话所要传递的信息”。可是,认真拜读了该谈话之后,除了使人如坠五里雾中之外,还能把握什么其他的信息?一个多年来全力争取“入常”的国家领导人,竟然耍这样的手腕来愚弄日本国内外,这样的国家又怎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当年的德国,一个总理跪下去,一个民族站起来。如今的日本,居然如此缺乏大气和历史高度,这样的国家会有怎样的未来是不言而喻的。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