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美国角色错位:“消防员”包庇“纵火者”
2012-12-28
日前,美国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决定,在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加入一条补充条款,规定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对象。美国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仍处于紧张、僵持状态的中日钓鱼岛争端火上浇油,助长日本挑战国际秩序的嚣张气焰,令其产生“无限遐想”。
尽管这一补充条款尚需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和总统奥巴马签字后方能生效,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角色则非常不光彩。如果说日本是引爆钓鱼岛争端的“肇事者”,那么美国就扮演了“包庇者”和“帮凶”的角色。作为维护亚太安全与稳定、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应当扮演“消防员”的角色,对一些“火灾隐患”要及时预防,发生“火灾”的地方要迅速灭火,对“纵火者”更要严惩。但美国的作为却在纵容地区安全事务上的“纵火者”日本,向“受害者”中国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这是绝不能容忍的。如果美国不能扮演其应该在维护地区安全上扮演的角色,那么美国就应该从亚太舞台上退出。
动荡的亚太会有利于美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是一项综合战略,美国试图从中获取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美国在亚太不但具有巨大的存量利益,而且其增量利益也很多。美国纵容破坏地区秩序者,令其地区利益增加更多变量,这只能令其利益受损。美国作为游戏规则的重要制定者,应该努力成为地区安全的稳定源而不是冲突源。但美国自己却不带头遵守游戏规则,只会失信于国际社会。美国战略学家、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强调指出,美国应该在亚洲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了亚洲的长期稳定,美国要扮演平衡者和调解者的角色,应该避免直接军事介入亚洲,尽量谋求在远东关键国家之间实现和解,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同时美国不仅要促进地区稳定,还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使美中关系和平地、合作地演变,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政治、经济全球伙伴关系。但美国却南辕北辙,其行为不但是搬起石头砸了别人的脚,同时自己的脚也难以幸免。
美国是当下亚太安全格局的主要建构者、受益者和维护者,因此美国也承担着维护亚太安全格局稳定的重要责任。从美国利益来看,美国绝不希望亚太安全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因此,美国只有在中日争端中秉持公正立场,不做日本的帮凶,才是维护亚太安全格局的正当选择。也只有这样,中美之间的互信才有建立起来的可能。但美国仍然跳脱不出陈旧思维的窠臼,被一些老套方式框住,导致其战略忧虑不但增加。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当美国走向没落的起点时,开始不自信的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第一个本能反应是加强维护在战略性地区中的影响力,避免自己的“友国”和盟国选择追随正在崛起中的中国。自信不但源自实力,还与处理事情的公平正义息息相关。美国不是安抚受害者,惩治肇事者,主持正义,却与肇事者沆瀣一气,自然是缺乏自信了。美国原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柯庆生指出,美国维持目前的对华战略,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亚洲的安全和政治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阻止中国利用胁迫手段解决争端;二是通过积极的外交接触,鼓励中国通过建设性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扩大影响力。但事实上美国却在发挥消极的、破坏性的作用,在给中国传递对抗的信号。
实际上,中美在亚太具有很多利益重叠的区域和领域,两国合作才能优化各自的存量利益,提升增量利益,降低变量利益。中国学者门洪华指出,当前,中美之间既存在结构性、战略性和利益性的矛盾与冲突,也正在进行双边的、地区性和全球性的战略合作,这一态势既反映了全球化条件下大国关系的普遍复杂性,也预示着中美应对当前、谋划未来的不同战略思路导致的特殊碰撞。两国都承担不起两国关系恶化乃至爆发冲突的后果,因此消除战略互疑是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任务。中美之间的矛盾、摩擦和战略上的互疑都是多年来积聚的,只不过是今年进入了集中爆发期。虽然两国在发展关系时都强调“求同存异”、“利益共同点”,但却没有及时地“化疑”,导致两国矛盾、猜忌不断积累。从长期来看,中美之间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如果不能解决或者部分解决,未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尽管这一补充条款尚需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和总统奥巴马签字后方能生效,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角色则非常不光彩。如果说日本是引爆钓鱼岛争端的“肇事者”,那么美国就扮演了“包庇者”和“帮凶”的角色。作为维护亚太安全与稳定、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应当扮演“消防员”的角色,对一些“火灾隐患”要及时预防,发生“火灾”的地方要迅速灭火,对“纵火者”更要严惩。但美国的作为却在纵容地区安全事务上的“纵火者”日本,向“受害者”中国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这是绝不能容忍的。如果美国不能扮演其应该在维护地区安全上扮演的角色,那么美国就应该从亚太舞台上退出。
动荡的亚太会有利于美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是一项综合战略,美国试图从中获取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美国在亚太不但具有巨大的存量利益,而且其增量利益也很多。美国纵容破坏地区秩序者,令其地区利益增加更多变量,这只能令其利益受损。美国作为游戏规则的重要制定者,应该努力成为地区安全的稳定源而不是冲突源。但美国自己却不带头遵守游戏规则,只会失信于国际社会。美国战略学家、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强调指出,美国应该在亚洲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了亚洲的长期稳定,美国要扮演平衡者和调解者的角色,应该避免直接军事介入亚洲,尽量谋求在远东关键国家之间实现和解,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同时美国不仅要促进地区稳定,还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使美中关系和平地、合作地演变,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政治、经济全球伙伴关系。但美国却南辕北辙,其行为不但是搬起石头砸了别人的脚,同时自己的脚也难以幸免。
美国是当下亚太安全格局的主要建构者、受益者和维护者,因此美国也承担着维护亚太安全格局稳定的重要责任。从美国利益来看,美国绝不希望亚太安全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因此,美国只有在中日争端中秉持公正立场,不做日本的帮凶,才是维护亚太安全格局的正当选择。也只有这样,中美之间的互信才有建立起来的可能。但美国仍然跳脱不出陈旧思维的窠臼,被一些老套方式框住,导致其战略忧虑不但增加。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当美国走向没落的起点时,开始不自信的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第一个本能反应是加强维护在战略性地区中的影响力,避免自己的“友国”和盟国选择追随正在崛起中的中国。自信不但源自实力,还与处理事情的公平正义息息相关。美国不是安抚受害者,惩治肇事者,主持正义,却与肇事者沆瀣一气,自然是缺乏自信了。美国原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柯庆生指出,美国维持目前的对华战略,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亚洲的安全和政治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阻止中国利用胁迫手段解决争端;二是通过积极的外交接触,鼓励中国通过建设性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扩大影响力。但事实上美国却在发挥消极的、破坏性的作用,在给中国传递对抗的信号。
实际上,中美在亚太具有很多利益重叠的区域和领域,两国合作才能优化各自的存量利益,提升增量利益,降低变量利益。中国学者门洪华指出,当前,中美之间既存在结构性、战略性和利益性的矛盾与冲突,也正在进行双边的、地区性和全球性的战略合作,这一态势既反映了全球化条件下大国关系的普遍复杂性,也预示着中美应对当前、谋划未来的不同战略思路导致的特殊碰撞。两国都承担不起两国关系恶化乃至爆发冲突的后果,因此消除战略互疑是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任务。中美之间的矛盾、摩擦和战略上的互疑都是多年来积聚的,只不过是今年进入了集中爆发期。虽然两国在发展关系时都强调“求同存异”、“利益共同点”,但却没有及时地“化疑”,导致两国矛盾、猜忌不断积累。从长期来看,中美之间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如果不能解决或者部分解决,未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文献来源: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