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东晓
- 研究员
- 国际战略研究所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近日,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发表演讲,针对新冠疫情对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以及当前世界政治呈现出的三大趋势发表观点。陈东晓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国际上“分”与“合”两种力量的较量,尽管目前看“分”的势头似乎更猛,但合作融合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正在蓄势待发。在当前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全球复苏乏力、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应该继续和世界各国一道构建新的全球合作议程,倡导包容性发展,加强多边合作。
以下为陈东晓观点摘编:
新冠疫情加剧了国际上“分”与“合”两种力量的较量。目前来看,当前世界格局有三大趋势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个趋势是“分”的势头似乎更猛,这里有三个现象需要关注。
第一个现象,从经济上看,世界经济“K型复苏”加剧世界分化。国家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社会间也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马太效应正在发展,这种分化导致本来就不平等的世界变得越发失衡了。
另外,根据世界银行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新冠疫情预计将使超过1亿人陷入极端贫困,这是20年来该数字首次上升。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约有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这意味着他们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90美元。
第二个现象,从地缘政治上看,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进一步加剧了世界分化的态势。
第三个现象,从经济和安全上看,现在世界进入了“安全优先、国内优先”的新政治态势。世界各大经济体虽然都主张要将发展和安全统一,但实际上安全更优先,国内更优先,这就进一步将新冠疫情后世界呈现出的一个有限的全球化、更紧密的区域化、板块化,以及更加充分的本土化的这种趋势,推向一个新阶段。
所以“分”的力量的背后,既有权利政治的因素,也有政治认同的因素,也有技术科技,特别是数字经济支撑的一些结构性原因的影响,这是我的第一个观察。
第二个趋势,虽然目前世界上“分”的力量很猛,但“合”的力量也不容小觑。这方面也同样呈现出三个重要现象。
一是科技合作对人类的赋能。简单回顾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新冠疫情是人类第一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疫情不再束手待毙。当年黑死病暴发的时候,人类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除了祈祷不知道如何应对。上世纪初西班牙流感的时候,最好的科学家也无法识别这个可怕的病毒是什么,许多防控措施也被证明是无效的,而且难以生产出有效的疫苗。
这次新冠疫情暴发以后,科学无国界的精神得到极大发挥,科学家们很快就识别病毒,确立了病毒基因序列,并在全球共享信息。几个月里就明确了可以防控的有效手段,不到一年时间开始了大规模疫苗生产,这都是绝无仅有的。在抗疫过程当中,生物医药技术、通讯技术、物流交通技术以及保障生存的粮食生产都发挥了应有的支撑作用,这些其实都是“合”的力量。
二是世界进入了“后霸权时代”,多元化力量反制能力加强。
三是多边机制的整合能力加强。尽管深度的全球化正在被有限的全球化所替代,但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机制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在这其中,既有连接全球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网络化多边主义,又有包含各种企业、城市、大学、社会运动的包容性多边主义。
所以有人戏称说,“在全球化变得日益疏离的时候,世界范围内的多边机制反而变得更加拥挤”,所以以上都是不同合作力量的表现,我觉得全球合作仍然值得期待。
第三个趋势,在当前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全球复苏乏力、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应该继续和世界各国一道构建新的全球合作议程,作为我们国家现在倡导多边主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主攻方向,来推动合作融合的力量去不断壮大。
在这里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任务特别重要,一个就是包容性发展的任务,全球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是导致世界分化的重要内容,所以中国应该更加地倡导各国要采取有力措施来推动包容性发展。
既要进一步地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体系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更要保障国内各阶层能够共享发展成果,推进共同富裕。那么当前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我们要联合国际社会一道向疫苗民族主义和盲目的独立主义说不,我们要秉持世界大家庭的精神来合力应对这场全球性的问题。
第二,高度重视地球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挽救地球生态系统是实现全球复苏和我们生存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继续高举新发展理念的大旗,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均衡推进。我们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上的表率作用是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多边合作。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说国际社会需要网络化的多边主义,也需要包容性多边主义。中方一直倡导践行多边理念,所以目前在遏制全球经济不断衰退的背景下,我们要联合国际社会形成一种多方参与、多轨并进的债务方案,为深陷债务危机的一些特别贫困国家提供帮助。
第四,我们要引导践行科技向善的原则,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巨大福利和扶持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科技伦理、数据安全、数字鸿沟方面的挑战。所以我们要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充分发挥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对科技活动的调节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向更加有利于人以及社会更加公平的方向去发展。
文献来源:新华社,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