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干城
- 研究员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原所长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印度政局在2019年出现新的变数:将在上半年完成的议会大选,之前大部分分析比较肯定的莫迪和人民党政府继续连任的预测结果现在似乎非常不确定了。
出现这种情况,不仅因为莫迪总理一直信誓旦旦要带给印度的高速增长,在过去将近五年的时间里并没有真正实现,或者说并没有符合民众的预期,即便在统计上一切都还比较像样,包括印度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等,但在公众看来一切似乎仍在原地踏步。例如莫迪一再强调的基础设施建设,他交出的成绩单并不出色。与日本签约建造的在孟买和艾哈迈德巴德之间长达550公里的首条高铁,几年过去了,进展仍十分缓慢,按预定时间节点完成看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印度全国缺电的现象仍然一如过去,等等。在日前举行的中央邦等五个邦的地方选举中,长期执政的人民党败绩连连,而且大部分都输给了国大党这个死对头,这令旁观者大跌眼镜,由此对今年大选莫迪是否能继续2014年的神话高票连任的前景产生很大怀疑。
莫迪执政五年的政绩,在印度的党派政治背景下,无疑将集中在一些颇有争议的政策措施上,例如突然取消旧的高值钞票以打击逃税和官员腐败,结果导致一时混乱;统一各邦的税收制度,遭到自觉利益受损的各邦的抵制;以及新年期间突然发生在喀拉拉邦的印度教神庙冲突事件,莫迪亲自出马指责邦政府打破传统支持女性进入神庙的做法,结果导致保守民众大规模示威,这种制造议题的手法在选举中常被人民党采用,但也受到批评。这突出了莫迪在经济上强烈主张自由主义却在文化和政治上立场保守的形象。这位总理本人对连任信心十足,认为他的主张还远远没有实现,并誓言要把印度带入像样的全球大国行列,为此莫迪总理在外交上也没少下功夫,尽管印度的选民似乎并不怎么重视。
莫迪的大国外交在过去数年里为印度争取到了一个左右逢源的国际环境,是其政绩中对他比较有利的因素,其中印度的对美和对华政策相对较突出。自2017年夏天发生的洞朗对峙后,西方媒体企图呼风唤雨,把中印间分歧夸大成你死我活的斗争,进而抹黑中国的南亚周边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前景。与此相呼应,美国特朗普政府就任后于2017年11月越南主办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正式提出美版“印太战略”,美国的太平洋司令部也顺势改为印太司令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显然和美日主张的“美日印澳体系”有关,印度被视为这个体系中的天然成员,由此印度也成为美国新的亚洲战略的主要一环。很多分析认为,美国在这个时刻出台此战略显示美国战略学界在地缘政治上的一个新的认识,即印度有望成为美国的紧密伙伴,至于到底有多紧密,美国当然要看印度的表现,但洞朗对峙后出台新战略,这种时间顺序上的“巧合”令印度突然被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底下蕴含的一个主题是制约中国。
但现实政治的演变却不是这种对抗型冷战思维所能预见的。2018年4月,应习近平主席邀请,莫迪总理访问中国中部地区重镇武汉,与习主席举行了中印关系史上很少见的领导人非正式会晤。除了这种形式本身比较独特以外,双方在这次重要会晤中把两国间所有重大问题都放到桌面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为提高两国间相互信任互不视为敌人从而共同谋划中印关系未来的合作前景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两国关系的政策实践中,又可以清楚地看到,洞朗对峙以及双方最终通过和平方式妥善处理这件1962年以来确实较严重的事件,都表明了双方需要从战略高度和大局出发审视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从这个意义上,武汉会晤为双方如何正确看待对方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印度的战略选择提供了新的途径,这正是在嗣后举行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合作对话会议上莫迪总理的主旨发言的背景。在这个关于印度对外战略选择的重要发言中,莫迪回答了印度如何看印太战略的问题。印度虽然欢迎印太战略把印度洋和太平洋置于同一地理范畴,但印度并不赞同将此范畴纳入地缘政治和战略的竞争关系,也不赞同印度应该加入这种旨在加剧战略对立和对抗的游戏。莫迪总理的这个精到分析在中国战略学界受到欢迎。尽管没有人认为莫迪的理性发言就表明了中印间的所有问题都已经解决,但武汉会晤所创造的中印关系新氛围确实更新了印度对外战略的雷达,这在印度被标签为“武汉精神”。
展望印度2019年政局和中印关系发展趋势,应当说前者存在着较大变数,后者则将继续保持稳定。由于印度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社会处于独立以来变化最快的转型时期,莫迪执政的五年,也是印度经济日益走向开放风险因子逐渐放大的五年,一方面传统守旧的理念仍然顽强地拥有话语权,另一方面新的思想不断在社会各方面涌现。印度人民党一贯以弘扬印度传统文化为标榜,其民粹主义的理念特征与莫迪主张的自由主义开放经济,其实并不在一个轨道上。这使外界常常看到一个非常矛盾的印度,如新年伊始在喀拉拉邦得到邦政府支持的两位女性闯入当龄女性禁入的印度神庙,而印度最高法院几个月前刚刚裁决神庙禁止女性进入是违宪的,尽管如此,深受印度新一代人包括女性选民欢迎的莫迪总理却公开站在保守派一边批评喀拉拉邦政府违反传统,这导致大规模示威抗议,引起社会动乱。莫迪的行为既反映了人民党理念,也是操弄选举政治的结果。据此推断,人民党今年的选举前景恐怕不佳,很难重演2014年取得压倒性胜利的结果,甚至有可能重演2004年选战情形,即当时执政的人民党踌躇满志对连任自信十足乃至于提前举行大选,孰料国大党发扬传统做足草根底层工作,彻底翻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印度政局可谓再次变天。
莫迪的外交是其执政五年的得意之笔,但外交通常不是印度选举的主要议题,同理,印度本轮选举虽然有着较大悬念,但无论是哪个党派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甚至象巴基斯坦去年的选举那样,出现“黑天鹅”,两大传统政党都无法获得足够议席,导致第三党崭露头角,就算是出现那种情况,预期在外交上也不会导致颠覆性的变化。由此观之,中印关系自武汉会晤以来一直处在稳步前进的轨道上,包括双方边界谈判特别代表会谈的再启动,以及双方举行反恐联合演习等,特别是中印双边贸易,即使在洞朗对峙发生的2017年,也仍然出现了明显的增长,显示了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逐渐盛行的背景下,中印同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有着诸多共同利益。这些都表明两国从大局出发,决心按照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的互不视对方为敌等一系列原则精神,将以有力的行动确保中印关系在不稳定因素逐渐上升的国际格局中行稳致远。
文献来源:上观新闻,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