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1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夫人对中国展开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9日,双方元首会谈后一致同意,秉承友好传统,推动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作为“开年外交”,马克龙首次访华可谓收获颇丰,且呈现出不少新意。
新高度
马克龙此访延续了历届法国总统访华的友好氛围,同时在继承中有创新,将双边关系推升至新高度。这不仅得益于法国多年来的外交红利存量,如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第一个同中国达成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西方国家,更有赖于此访所涉及的多个增量:新年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十九大之后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元首,首位将对华关系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西方大国。
法国是首个高调支持“一带一路”的西方大国。在关于“法国-欧洲-中国”的主旨演讲中,马克龙对一带一路作出积极评价,在如今西欧大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总体持疑虑观望态度的背景下,这种“口惠”实属不易。访华行程中,马克龙特意选择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开始,并参观标志“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大雁塔。结合此前拉法兰作为总统代表赴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国领导人在G20汉堡峰会会晤时就深化“一带一路”合作达成重要共识,马克龙的“言行一致”在推进中法关系中展示了极大诚意。
新高度还体现在中法互有需求,“惺惺相惜”。一方面,两国目前都处于改革攻坚期,具有合作的基础和共识。中国正经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法国正在改革劳动力市场,改善法国投资和创新环境,双方可互补短板,互相借鉴。另一方面,中法在全球治理、多边主义等领域达成高度共识。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心,法国正在谋求恢复欧盟中的领导权,互有合作必要性。法国作为欧盟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政治)及核大国(军事),以及潜在的欧洲金融中心,可以填补英国脱欧后留出的真空,为中法在政治、安全、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抓手。从《联合声明》中可以看出,中法在节能减排、朝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伊朗问题、打击恐怖主义等议题上存在大量共同利益。“让地球再次伟大”是马克龙的口号,同时也是中法两国为全球性挑战所提供的“中法方案”和公共产品。
新内容
诚然,和特朗普与莫迪不同,马克龙在参观故宫和西安时没有享受到习主席亲自陪同讲解的待遇。但是这并未让访问黯然失色,相反,访问成果十分丰硕。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达成了多领域合作规划,除了全面深化在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等核心领域的合作外,在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等法国优势领域也有重大突破,形成了切切实实的合作。具体亮点为:
第一,成立中法企业家委员会,为两国企业直接交流搭建平台,为企业与政府间有效沟通提供渠道。企业代表涵盖先进制造、农业食品、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既突出了航空、能源等传统合作领域的坚实基础,也显示出金融服务、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新领域的合作潜力。第二,中法达成在核废料处理方面的谅解备忘录,价值约100亿欧元,并计划在今年完成商务谈判,按照《回声报》的说法是“挽救了法国的核工业。”。第三,京东集团承诺未来两年内在其平台销售近20亿欧元的法国产品,助力法国经济同时让国内人群足不出户享受正宗法国产品。第四,中国将在六个月内取消针对牛肉的禁运。《解放报》称“法国如今牛肉消费量每年递减5%,解禁对法国畜牧业者是福音,也迎合了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饮食习惯。”
新特点
第一,马克龙寻求对华访问机制化。其在西安大明宫演讲时,表示“今后五年内每年至少来华一次”。虽然这种单方面表态有违外交程序,可能源于其外交经验不足,甚至被法国媒体批评为“过于谦卑”,但不可否认其同中方交好、夯实互信、深化合作的迫切愿望。
第二,顶层设计和底线思维。马克龙此行最大的诉求是实现对华贸易再平衡,并在此过程中优化法国对华出口结构。其“顶层设计”体现在增加法国食品加工、现代农业在其出口中的比重,此次中国解禁法国牛肉无疑是中国释放的善意。同时,法方底线思维体现在,虽然需要中方加大投资力度,但对中国投资进行严格审查,严防“掠夺性投资”。
第三,搁置分歧和避重就轻。虽然法国对华贸易存在严重逆差,但不愿放开军工及高科技等核心领域以尽快寻求平衡,而是通过让中方逐步放开农产品市场来渐进式缩小同中国的贸易赤字。
马克龙强调创新,从访问中的诸多细节中可以发现,他在对华关系上试图寻找属于他的节奏,刻下属于他的烙印,打造马克龙时代的新型中法关系。笔者认为,他立足长远,对中法关系制定了法国版的“五年计划”。而此访目的旨在定调,夯实互信,加深友谊,为今后中法关系行稳致远做铺垫。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龙此访只是其对华外交的新起点,对于其他新面貌,我们拭目以待。
文献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