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一带一路”与上海贡献
张海冰 2017-05-12

        推动落实“一带一路”,上海的贡献不可或缺。独特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和政策优势塑造了上海在“一带一路”落实进程中的代表性角色。

        具体来看,上海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 经济聚集和辐射效应

        上海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质量看都处于全国发展的前沿。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方面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位置。上海已经形成了资金、货物、人员、创新、文化交流等各种发展要素积聚并向内向外辐射的强大能量。

        至2016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68个,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580家,投资性公司330家,外资研发中心411家。2016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364.66万亿元,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84.98万亿元,增长33.7%。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0176.5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713.31万国际标准箱。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74.19万架次,增长5.1%;进出港旅客达10646.25万人次,增长7.3%。

■ 输出先进生产力代表

        上海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中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海外工程承包中上海企业的品牌和信誉度非常高,如振华重工、上海电气、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项目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以刚果(金)、菲律宾、土耳其、伊拉克、阿联酋、吉布提、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为主。亚洲地区合同额为56.76亿美元,占总额的51.1%;非洲地区合同额为35.8亿美元,占比32.3%。

        在对外投资中,上海是先进生产力代表,例如,上海宝冶集团承建的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将打造出东南亚第一条H型钢生产线,蚂蚁金服旗下的上海云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4.5亿美元入股印度最大的在线支付品牌企业PayTM等。

■ 改革开放的创新动力来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许多制度创新,比如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深化外商投资、境外投资管理和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改革,建立符合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探索在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中引入“三自一重”(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动审放、重点稽查)理念,以及在推出金融综合监管试点等一批实施细则和创新案例,实施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拓展改革举措等。

        这些制度创新,已成为深化改革开放和服务企业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动力来源。

■ 探索发展合作的先行者

        上海在服务国家发展和对外发展战略方面贡献显著,不仅在国内的援疆和援藏工作中走在前列,而且在国家的对外援助中也有突出的贡献。

        2015年上海承接国家援外成套项目17个,总计合同金额为44.87亿元,涉及非洲、大洋洲、亚洲和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共11个国家。上海还承接援外汽车物资和药品物资项11个,合计完成援外物资出口5975.69万元,相关物资援助涉及汤加、刚果(金)、加蓬、尼日利亚、乍得、喀麦隆和加纳等10个国家。此外,上海也完成了商务部下达援外培训项目35个,同比增加22.86%。总计培训学员827人,涉及100多个国家。

■ 展现中国发展成就的样本

        上海城市发展和建设是中国发展成就的样本,展现了中国发展的实力和先进水平。

        上海在探索特大城市管理和发展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经验,大到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规划,小到社区服务和管理,在城市交通、环卫、安全、文教等方方面面形成了具体而细致的管理规则和实践经验,这些都是中国发展弥足珍贵的发展成就,是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交流发展理念和经验的样本。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