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冰
- 研究员
- 欧洲研究中心
- 全球治理研究所 所长
2021年各国经济复苏出现明显分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复苏分化日益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各国经济增速差距描述为“复苏断层”,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国疫苗获取能力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同造成。
展望2022年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两方面:一是疫情发展和控制情况不确定,另一是政策转向带来的不确定。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基础在于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但是受地缘政治竞争因素以及经济问题被政治化的不良趋势影响,全球经济治理的信任基础受到严重侵蚀。
此外,全球经济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在“美国优先”政策下大兴经济保护主义之风。如果美国、欧盟和中国三方中某两方出现“脱钩”,企业要像现在这样激烈竞争将变得越来越难。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下,“脱钩”可能在未来10年左右时间里使全球GDP下降3%至6%。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经济影响力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开放合作,倡导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列全球第一,服务贸易升到第二,对外直接投资升到第一。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
2001年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来源:GJ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已连办四届的进博会,贯穿始终的核心词汇是“开放”,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题目就是“让开放的春风温暖全世界”。2021年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首发的《世界开放指数2021》报告显示,世界开放呈减弱趋势,中国开放指数表现则一路前行。
全球开放指数从2008年的0.779降至2019年的0.748,美国自2009年开始便出现开放度收缩趋势,近年来更呈现加速趋势,开放度排名已经从2008年的第1位下降至2019年的第22位。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成为引领开放的主要力量。中国的开放指数从2008年的0.676上升至2019年的0.742,在全球129个经济体开放升幅榜中排第9位。
从2018年至今,进博会已举办四届。来源:GJ
就共同发展而言,中国的国际贡献堪称楷模。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和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国内发展成就在2021年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得到全面展示。就全球发展合作而言,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合作为沿线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也全面展现了中国近年来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积极有效合作。
展望2022年,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因此,尽管外部环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依然有能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