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北极合作——中国北欧关系新亮点
程保志 2017-04-11

        长期以来,中国与北欧国家在北极领域开展了众多富有成效的合作。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芬兰,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将加强北极事务合作,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与北欧国家北极领域合作的瞩目。

        领土毗邻或位于北极圈内的北欧国家主要有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与瑞典。这5个国家在国家属性上与美国、俄罗斯及加拿大“三巨头”同为北极国家,均是北极理事会创始成员国。北欧五国虽在国土面积及综合国力上相对弱小,但其在北极治理进程中却发挥着积极引领作用,为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早在1989年8月,芬兰政府就提议北极国家召开首届“北极环境保护协商会议”,从而推动了北极理事会的前身——《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于1991年正式成立。在推动北极理事会正规化、机制化发展方面,北欧国家更是不遗余力。2006年以后,挪威、丹麦、瑞典相继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北极理事会设立了专门的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进而推动了各国就北极事务进行积极沟通与协调。2012以来,冰岛、挪威分别倡议召开的“北极圈大会”“北极前沿”会议,聚焦北极政治经济发展的前沿议题,每年均吸引了来自全球政商学界近千名代表的广泛参与,日益成为北极“二轨”外交(即特殊的非官方外交)的重要平台。

        尽管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方面有所差异,北欧五国在北极外交问题上的政策立场却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例如,北欧五国均强调在北极地区的主权权利或国家利益是其北极战略的优先事项;重视北极理事会在北极治理机制中的核心功能,强化其在地区治理中的权威性;积极倡导并参与国际合作,在双边合作上则以北极国家之间的合作为重点,尤其重视与俄罗斯的合作,对于中日韩等非北极国家参与北极事务总体上持相对开放的态度。

  中国与北欧国家之间有着长期友好合作的历史,在北极科考合作方面也成果丰硕。2004年7月,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地区的中国北极科考“黄河站”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转。2012年8月,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抵达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并受到冰岛时任总统的高规格接见,这也是我国北极科考队首次正式访问北极国家。2016年10月,位于冰岛凯尔赫村的中冰联合极光观测台主体建筑结构封顶,并计划于今年夏季正式投入使用。此外,正在建造中的中国第二艘极地破冰船也是中国和芬兰北极合作的具体成果。

  笔者认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对于北极的潜在需求,为中国与北欧国家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正如汪洋副总理最近应邀出席俄罗斯主办的第4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论坛时所指出的,中国是北极事务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有意愿、也有能力对北极发展与合作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主席近日对芬兰进行了国事访问,挪威首相也已访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与北欧国家间的伙伴关系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中国与北欧国家在北极经济社会发展上进行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如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北极航道及航空网络的开辟和拓展、北极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破冰船设计与建造、船员能力联合培训、水资源管理、创新与绿色发展等领域,均是未来值得双方期待的重点合作领域。




文献来源:《中国海洋报》2017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