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中东地缘政治新博弈与全球战略态势调整
莫迪访问日本 中国无需担忧
2014-08-31
几经调整日程之后,印度的莫迪总理终于要访问日本了。在即将成行之际,今天印度有媒体透露莫迪总理将比预定日期提前一天抵达日本,访日时间也将比原计划延长一天。这一举动被一些印度媒体解读为是莫迪传递给中国的一个“大胆信号”。印度一些媒体一向热衷于炒作中印关系,将很多相干或不相干的事情都与中国扯在一起。莫迪将访日时间特意延长一天到底是不是要向中国传递信号,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美国竭力鼓吹重返亚太、中日关系紧张、南海风波不断的背景下,莫迪总理访日确实为这些印度媒体又创造了一个吸引眼球的机会。
莫迪将访日行程延长一天,一方面体现了莫迪和印度政府对日本的重视,但从另一方面看,这其实也是对日本政府和安倍的一种补偿和安慰。因为莫迪总理已经数次推迟访日了。早在莫迪刚刚当选之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迫不及待地打来电话,邀请莫迪就职之后访问日本。莫迪上台不久,日本和印度方面都曾传出消息说莫迪总理首次出访将选择日本。具体访问时间虽然几经调整,但双方基本确定是在7月中旬之前,也就是说是在巴西金砖国家峰会莫迪总理与习近平主席见面之前。这一时间安排可谓正中日本下怀,日本特别希望莫迪在与安倍见面之后再见中国国家主席,以体现印日关系及莫迪与安倍私人关系的亲密和特殊,以及日中两国在印度外交排序上的主次尊卑。但令日本失望的是,莫迪担任总理之后首访的国家不是日本,而是不丹;在访日时间上,莫迪也一再推迟,先是从金砖国家峰会前推迟到8月,又以督促国会通过政府预算为由,将访日行程推迟到了8月底9月初。
印度政府及莫迪对访日安排的一再调整,显示出印度政府对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印度希望充当国际体系平衡者的姿态,也透露出莫迪及印度政府对于大国外交的精巧设计。印度及莫迪显然认为,印中关系要比印日关系重要的多。在中日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莫迪上台之后首访日本,必将破坏中印关系,因此莫迪首访选择了不丹,既可以表明其重视周边、巩固印度南亚大国地位的决心,又避开了首访日本可能造成的对中印关系的破坏。莫迪不在金砖国家峰会之前访日更是显示出中国,而不是日本在印度外交中享有更高地位。更值得注意的是,莫迪访日之后不久将在新德里接待第一次访印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一系列外交安排中,日本纯粹是被印度拿来充当筹码,一个对华谈判的筹码。在这个意义上说,莫迪访日也是做给中国看的,表明印度在中日之间享有一种“摇摆国”优势。当然,如果莫迪访日之行成果丰硕,那么莫迪在新德里与习近平主席会面时将更有底气。
我们不得不说,安倍及日本太把自己当根葱了。安倍以为,凭自己和莫迪的密切交往,凭有人将莫迪称为“印度的安倍”,凭日本在亚洲及全球的影响力,凭印日两国都实行所谓民主制度,莫迪就会像他那样上台之后丧心病狂的反华,莫迪就会先去日本拜他的山头,然后和他结成价值观同盟,与美国、澳大利亚建立所谓的“民主安全四边形”来一起围堵中国。但莫迪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政治家,他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怎样实现他的最大利益。印度确实希望成为一个全球大国,但首先是要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在此方面,印度不仅需要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更需要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印度确实也害怕中国过于迅猛的崛起,但印度并不希望将自己绑到美国和日本的战车上,彻底站到中国的对立面。保持“战略自主”,不仅是印度外交的传统,更是印度要发挥国际体系平衡者角色的一种自觉选择。在印度的外交战略框架中,各大国都将有求于印度,而印度将能从各方得到好处。
莫迪访日应该能够实现比较丰硕的成果,否则安倍作为莫迪的微信粉丝就太对不起朋友了,但两国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偏差,这也是印度媒体列出的莫迪推迟访日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仓促访日可能会造成双方首脑会晤没有重大成果可以宣布。对于印度来讲,它最想得到的是日本的技术和资金,如与日本签署民用核协定,日本投入更多资金援助建设新德里到孟买、班加罗尔到金奈的经济走廊和沿海港口,其中包括高速铁路,还有东北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其中印度最希望达成的民用核协定可能存在较大难度,如果能够达成,那将是印度核战略的一大突破。
而对于日本来说,它最希望印度能够与它加强安全和战略合作,特别是希望印度参与安倍提出的“民主安全四边形”构想,共同围堵中国。虽然有印度前情报部门高官认为莫迪此行有可能实现,但这并不符合印度国家利益,明智的印度领导人不会做此选择。但印日之间无疑将继续加强安全战略合作,比如将外长和防长“2 2”对话从副部长级升为部长级,以及签署一些防务协定等。日本希望印度购买水上飞机等武器装备,而这也是印度所需要的。按照莫迪的政府预算方案,印度更希望日本投资印度国防工业,与印度企业合作生产武器装备。
由于中日关系紧张和中印关系的复杂,中国媒体在观察印日关系时不免充满疑虑。其实,我们应该有自信,应该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和自身实力充满自信。发展经济是莫迪的首要任务,印度和中国一样,都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发展自己。习主席访问印度主要是谈经济合作的,如果莫迪与安倍签订共同遏制、围堵中国的协定,他将如何在两周之后面对习主席呢?如果那样,中国领导人是否访问印度都得另行讨论了。
莫迪将访日行程延长一天,一方面体现了莫迪和印度政府对日本的重视,但从另一方面看,这其实也是对日本政府和安倍的一种补偿和安慰。因为莫迪总理已经数次推迟访日了。早在莫迪刚刚当选之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迫不及待地打来电话,邀请莫迪就职之后访问日本。莫迪上台不久,日本和印度方面都曾传出消息说莫迪总理首次出访将选择日本。具体访问时间虽然几经调整,但双方基本确定是在7月中旬之前,也就是说是在巴西金砖国家峰会莫迪总理与习近平主席见面之前。这一时间安排可谓正中日本下怀,日本特别希望莫迪在与安倍见面之后再见中国国家主席,以体现印日关系及莫迪与安倍私人关系的亲密和特殊,以及日中两国在印度外交排序上的主次尊卑。但令日本失望的是,莫迪担任总理之后首访的国家不是日本,而是不丹;在访日时间上,莫迪也一再推迟,先是从金砖国家峰会前推迟到8月,又以督促国会通过政府预算为由,将访日行程推迟到了8月底9月初。
印度政府及莫迪对访日安排的一再调整,显示出印度政府对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印度希望充当国际体系平衡者的姿态,也透露出莫迪及印度政府对于大国外交的精巧设计。印度及莫迪显然认为,印中关系要比印日关系重要的多。在中日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莫迪上台之后首访日本,必将破坏中印关系,因此莫迪首访选择了不丹,既可以表明其重视周边、巩固印度南亚大国地位的决心,又避开了首访日本可能造成的对中印关系的破坏。莫迪不在金砖国家峰会之前访日更是显示出中国,而不是日本在印度外交中享有更高地位。更值得注意的是,莫迪访日之后不久将在新德里接待第一次访印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一系列外交安排中,日本纯粹是被印度拿来充当筹码,一个对华谈判的筹码。在这个意义上说,莫迪访日也是做给中国看的,表明印度在中日之间享有一种“摇摆国”优势。当然,如果莫迪访日之行成果丰硕,那么莫迪在新德里与习近平主席会面时将更有底气。
我们不得不说,安倍及日本太把自己当根葱了。安倍以为,凭自己和莫迪的密切交往,凭有人将莫迪称为“印度的安倍”,凭日本在亚洲及全球的影响力,凭印日两国都实行所谓民主制度,莫迪就会像他那样上台之后丧心病狂的反华,莫迪就会先去日本拜他的山头,然后和他结成价值观同盟,与美国、澳大利亚建立所谓的“民主安全四边形”来一起围堵中国。但莫迪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政治家,他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怎样实现他的最大利益。印度确实希望成为一个全球大国,但首先是要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在此方面,印度不仅需要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更需要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印度确实也害怕中国过于迅猛的崛起,但印度并不希望将自己绑到美国和日本的战车上,彻底站到中国的对立面。保持“战略自主”,不仅是印度外交的传统,更是印度要发挥国际体系平衡者角色的一种自觉选择。在印度的外交战略框架中,各大国都将有求于印度,而印度将能从各方得到好处。
莫迪访日应该能够实现比较丰硕的成果,否则安倍作为莫迪的微信粉丝就太对不起朋友了,但两国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偏差,这也是印度媒体列出的莫迪推迟访日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仓促访日可能会造成双方首脑会晤没有重大成果可以宣布。对于印度来讲,它最想得到的是日本的技术和资金,如与日本签署民用核协定,日本投入更多资金援助建设新德里到孟买、班加罗尔到金奈的经济走廊和沿海港口,其中包括高速铁路,还有东北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其中印度最希望达成的民用核协定可能存在较大难度,如果能够达成,那将是印度核战略的一大突破。
而对于日本来说,它最希望印度能够与它加强安全和战略合作,特别是希望印度参与安倍提出的“民主安全四边形”构想,共同围堵中国。虽然有印度前情报部门高官认为莫迪此行有可能实现,但这并不符合印度国家利益,明智的印度领导人不会做此选择。但印日之间无疑将继续加强安全战略合作,比如将外长和防长“2 2”对话从副部长级升为部长级,以及签署一些防务协定等。日本希望印度购买水上飞机等武器装备,而这也是印度所需要的。按照莫迪的政府预算方案,印度更希望日本投资印度国防工业,与印度企业合作生产武器装备。
由于中日关系紧张和中印关系的复杂,中国媒体在观察印日关系时不免充满疑虑。其实,我们应该有自信,应该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和自身实力充满自信。发展经济是莫迪的首要任务,印度和中国一样,都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发展自己。习主席访问印度主要是谈经济合作的,如果莫迪与安倍签订共同遏制、围堵中国的协定,他将如何在两周之后面对习主席呢?如果那样,中国领导人是否访问印度都得另行讨论了。
文献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