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从东盟到东盟共同体:东盟决策的模式与实践》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打造中非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
2014-06-24
在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问非洲50年之际,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5月4—11日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和肯尼亚等非洲四国,提出了一系列升级中非合作的重要倡议,签署了近60项中非合作协议,与去年习近平主席的访非成果一道,共同描绘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长期发展图景,即推动中非之间的利益、责任和命运的“三位一体”共同体建构。利益共同体是中非合作的基石,命运共同体是中非关系的理想,责任共同体是中非共同的担当。
中非双方对中非命运共同体有着高度共识。2013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演讲时指出,“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李克强总理在非盟总部演讲中,以诗句“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加以总结,并结合中国梦和非洲梦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加以展望。他指出,非盟正在制定2063年远景规划,绘制非洲未来50年宏伟蓝图。中国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非都共同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中非关系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非关系是休戚与共的关系,是共同发展的关系,是文明互鉴的关系。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在面对媒体时也表示,“中国是非洲患难与共的朋友”。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在与李克强总理会谈时指出,非洲和中国是命运共同体。
中非命运共同体在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中被正式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在中国与非盟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中国非盟友好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双方认为,中国和非洲拥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和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构成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也是中非传统友谊历久弥坚的根源。真诚平等相待、增进战略互信、共谋包容发展、创新务实合作、弘扬传统友好是中非合作的宝贵经验和指导原则。面向未来,中国和非洲应合力全面提升中非合作水平,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为非洲实现非盟正在制定的非洲2063年发展规划提供助力。
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还推出一系列中长期性合作措施为中非命运共同体保驾护航,无论是以“461框架”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还以非洲调整铁路网络、非洲调整公路网络和非洲区域航空网络“三大网络”推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尽管更多是相对直接的利益共同体建构措施,但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也有重要意义。例如,减贫合作工程、《中国和非洲联盟加强中非减贫合作纲要》与当前联合国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的讨论密切联系,在时间上还与肯尼亚的2030发展愿景相重叠,更可被认为是实现非洲2063年愿景的中期阶段性目标。又如,和平安全合作工程的意义可能远超出短期内支持非洲反恐、维和、反海盗、反跨国犯罪、抑制轻小武器扩散等努力,也不只是提升对中国保护在非海外合法利益的能力,更多与实现非洲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营造、中国成长为全球性强国后的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等密切相关。
中非不只是命运共同体,更是利益共同体。唯有基于利益共同体的双边关系,才可能真正上升到命运共同体。回顾中非关系的早期发展,尽管经济性的共同利益基础薄弱,但双方在反帝反殖、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等战略和政治方面有着共同利益,确保了中非同呼吸、共命运。此后,中非共同的经济利益随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而日益提升,不仅没有对中非战略、政治的共同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起到了相互强化的作用。今天的中非利益共同体,已从早期仅有战略和政治的相对单一的共同利益,发展为涵盖战略与政治、经济与发展、和平与安全等内涵多元的共同利益,其中后来居上的经济与发展共同利益尤其引人注目。
今天,中非利益共同体得到持续巩固,中国和非洲具有非同一般的传统友谊,经贸合作是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撑。李克强总理在非盟总部的演讲中提到,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102亿美元,是1960年的2000多倍,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从无到有,存量超过250亿美元,这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非之间共同利益不断拓展。历史和现实都昭示人们:中国发展好了,非洲有机遇;非洲发展起来了,中国也会受益;中国和非洲都发展进步了,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进入21世纪以来,中非双方都发展很快,但双方有着许多相似的问题,双方的发展互为对方的机遇。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非合作符合世界潮流,需要立足各自发展阶段,相互考虑对方关切,不断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李克强总理访非期间提出的六大工程、三大网络及近60项协议,事实都是不断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建构中非利益共同体的具体措施。首先,这些举措既针对单一国别,也涉及区域合作,涵盖众多合作领域,囊括多种合作形式。例如,中国和肯尼亚共同融资、中国公司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的铁路项目,就是是中非从次区域合作起步,共同建设非洲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航空三大网络的重大项目。其次,中国正转变先前更多聚焦“中国关切”的方法,转向以“非洲需要”为主导。无论是转轨、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还是区域航空网,都更多体现的是非洲需求。而六大工程,即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减贫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和平安全合作工程,也完全是从非洲的利益关切出发确立的。李克强总理还第一次提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非洲合作的三项原则,即“非洲需要、非洲同意、非洲参与”。最后,如前所述,这些举措既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中短期聚焦,是未来10年中非合作的重要指南,同时也有着重要的中长期意义,是建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责任共同体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完全可以成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尽管他提出的是打造“亚洲责任共同体”,但责任共同体的建构也是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所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中非责任共同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首先是中国的自我约束或对自身的责任要求,其核心体现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四字方针,即对待非洲朋友讲“真”、开展对非合作讲“实”、加强中非友好讲“亲”、解决合作问题讲“诚”。这四字方针完全是围绕中国如何开展对非合作而提出的,不是针对非洲的。李克强总理在访问非洲期间也多次强调四字方针。例如,在考察埃塞俄比亚轻轨项目时,他要求要确保工程质量,做好对非洲当地员工的培训,带动更多当地就业,要让中国修建的铁路使非洲人民更长久地受惠。又如,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他表示,支持中资企业本土化,增加非洲国家非农就业岗位,特别是适合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再如,在与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共同会见记者时,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约有100万公民在非洲工作、生活,其中在安哥拉就有26万人。中国政府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赴安投资,参与安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要求在安中国企业和人员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文化习俗。
其次是中国和非洲之间的相互责任,具体体现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非合作四项原则。在非盟总部演讲时,李克强指出,为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双方应牢牢把握以下四项原则,即:真诚平等相待,双方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干涉对方内政,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增进团结互信,中国坚持为非洲的正义事业和合理诉求仗义执言,非洲也一向坚定支持中国维护自身重大利益;共谋包容发展,双方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和频繁的投资经贸往来,使彼此难以分离,相得益彰;创新务实合作,立足各自发展阶段,相互考虑对方关切,不断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与四字方针的自我约束性质不同,这四项原则是同等针对中非双方的,并没有对非洲的单方面要求。例如,无论是期望埃塞俄比亚为东方工业园及中国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和便利措施,还是希望安哥拉保障中国在安公民的安全并为其提供更加使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中国事实上都先为自身设定了责任。
中非责任共同体还有第三个方面,即作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中非双方与国际社会的相互责任问题,其核心是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尽管李克强总理此行相关讨论总体不多,但事实上这是中非责任共同体中最为完善的方面。例如,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非洲的“三个一极”地位。他指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多几个“极”,总比少几个“极”要好。非洲的崛起和形成新的一极,将使世界更民主、更稳定、更具活力,也更丰富多彩,更有利于全球和平、发展与进步。又如,在李克强总理此行中,中非双方围绕诸多国际重大议题发表了共同立场,如推动将减贫作为国际发展合作优先任务,推动将消除贫困和促进发展作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加强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等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等,所有这些都是对中非作为整体与国际社会的相互责任的明确界定。
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但它仍需要扎实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加以支撑。笔者以为,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非,其最重要的成果便是明确了中非利益—责任—命运“三位一体”共同体的基本架构,为打造升级版的中非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中非双方对中非命运共同体有着高度共识。2013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演讲时指出,“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李克强总理在非盟总部演讲中,以诗句“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加以总结,并结合中国梦和非洲梦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加以展望。他指出,非盟正在制定2063年远景规划,绘制非洲未来50年宏伟蓝图。中国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非都共同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中非关系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非关系是休戚与共的关系,是共同发展的关系,是文明互鉴的关系。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在面对媒体时也表示,“中国是非洲患难与共的朋友”。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在与李克强总理会谈时指出,非洲和中国是命运共同体。
中非命运共同体在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中被正式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在中国与非盟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中国非盟友好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双方认为,中国和非洲拥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和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构成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也是中非传统友谊历久弥坚的根源。真诚平等相待、增进战略互信、共谋包容发展、创新务实合作、弘扬传统友好是中非合作的宝贵经验和指导原则。面向未来,中国和非洲应合力全面提升中非合作水平,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为非洲实现非盟正在制定的非洲2063年发展规划提供助力。
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还推出一系列中长期性合作措施为中非命运共同体保驾护航,无论是以“461框架”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还以非洲调整铁路网络、非洲调整公路网络和非洲区域航空网络“三大网络”推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尽管更多是相对直接的利益共同体建构措施,但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也有重要意义。例如,减贫合作工程、《中国和非洲联盟加强中非减贫合作纲要》与当前联合国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的讨论密切联系,在时间上还与肯尼亚的2030发展愿景相重叠,更可被认为是实现非洲2063年愿景的中期阶段性目标。又如,和平安全合作工程的意义可能远超出短期内支持非洲反恐、维和、反海盗、反跨国犯罪、抑制轻小武器扩散等努力,也不只是提升对中国保护在非海外合法利益的能力,更多与实现非洲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营造、中国成长为全球性强国后的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等密切相关。
中非不只是命运共同体,更是利益共同体。唯有基于利益共同体的双边关系,才可能真正上升到命运共同体。回顾中非关系的早期发展,尽管经济性的共同利益基础薄弱,但双方在反帝反殖、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等战略和政治方面有着共同利益,确保了中非同呼吸、共命运。此后,中非共同的经济利益随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而日益提升,不仅没有对中非战略、政治的共同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起到了相互强化的作用。今天的中非利益共同体,已从早期仅有战略和政治的相对单一的共同利益,发展为涵盖战略与政治、经济与发展、和平与安全等内涵多元的共同利益,其中后来居上的经济与发展共同利益尤其引人注目。
今天,中非利益共同体得到持续巩固,中国和非洲具有非同一般的传统友谊,经贸合作是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撑。李克强总理在非盟总部的演讲中提到,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102亿美元,是1960年的2000多倍,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从无到有,存量超过250亿美元,这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非之间共同利益不断拓展。历史和现实都昭示人们:中国发展好了,非洲有机遇;非洲发展起来了,中国也会受益;中国和非洲都发展进步了,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进入21世纪以来,中非双方都发展很快,但双方有着许多相似的问题,双方的发展互为对方的机遇。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非合作符合世界潮流,需要立足各自发展阶段,相互考虑对方关切,不断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李克强总理访非期间提出的六大工程、三大网络及近60项协议,事实都是不断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建构中非利益共同体的具体措施。首先,这些举措既针对单一国别,也涉及区域合作,涵盖众多合作领域,囊括多种合作形式。例如,中国和肯尼亚共同融资、中国公司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的铁路项目,就是是中非从次区域合作起步,共同建设非洲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航空三大网络的重大项目。其次,中国正转变先前更多聚焦“中国关切”的方法,转向以“非洲需要”为主导。无论是转轨、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还是区域航空网,都更多体现的是非洲需求。而六大工程,即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减贫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和平安全合作工程,也完全是从非洲的利益关切出发确立的。李克强总理还第一次提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非洲合作的三项原则,即“非洲需要、非洲同意、非洲参与”。最后,如前所述,这些举措既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中短期聚焦,是未来10年中非合作的重要指南,同时也有着重要的中长期意义,是建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责任共同体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完全可以成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尽管他提出的是打造“亚洲责任共同体”,但责任共同体的建构也是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所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中非责任共同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首先是中国的自我约束或对自身的责任要求,其核心体现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四字方针,即对待非洲朋友讲“真”、开展对非合作讲“实”、加强中非友好讲“亲”、解决合作问题讲“诚”。这四字方针完全是围绕中国如何开展对非合作而提出的,不是针对非洲的。李克强总理在访问非洲期间也多次强调四字方针。例如,在考察埃塞俄比亚轻轨项目时,他要求要确保工程质量,做好对非洲当地员工的培训,带动更多当地就业,要让中国修建的铁路使非洲人民更长久地受惠。又如,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他表示,支持中资企业本土化,增加非洲国家非农就业岗位,特别是适合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再如,在与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共同会见记者时,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约有100万公民在非洲工作、生活,其中在安哥拉就有26万人。中国政府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赴安投资,参与安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要求在安中国企业和人员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文化习俗。
其次是中国和非洲之间的相互责任,具体体现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非合作四项原则。在非盟总部演讲时,李克强指出,为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双方应牢牢把握以下四项原则,即:真诚平等相待,双方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干涉对方内政,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增进团结互信,中国坚持为非洲的正义事业和合理诉求仗义执言,非洲也一向坚定支持中国维护自身重大利益;共谋包容发展,双方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和频繁的投资经贸往来,使彼此难以分离,相得益彰;创新务实合作,立足各自发展阶段,相互考虑对方关切,不断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与四字方针的自我约束性质不同,这四项原则是同等针对中非双方的,并没有对非洲的单方面要求。例如,无论是期望埃塞俄比亚为东方工业园及中国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和便利措施,还是希望安哥拉保障中国在安公民的安全并为其提供更加使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中国事实上都先为自身设定了责任。
中非责任共同体还有第三个方面,即作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中非双方与国际社会的相互责任问题,其核心是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尽管李克强总理此行相关讨论总体不多,但事实上这是中非责任共同体中最为完善的方面。例如,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非洲的“三个一极”地位。他指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多几个“极”,总比少几个“极”要好。非洲的崛起和形成新的一极,将使世界更民主、更稳定、更具活力,也更丰富多彩,更有利于全球和平、发展与进步。又如,在李克强总理此行中,中非双方围绕诸多国际重大议题发表了共同立场,如推动将减贫作为国际发展合作优先任务,推动将消除贫困和促进发展作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加强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等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等,所有这些都是对中非作为整体与国际社会的相互责任的明确界定。
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但它仍需要扎实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加以支撑。笔者以为,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非,其最重要的成果便是明确了中非利益—责任—命运“三位一体”共同体的基本架构,为打造升级版的中非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文献来源:《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