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构建中的中非合作关系2.0版
2014-05-05
    在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非50年之际,又一位中国总理踏上了非洲的土地。至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三位主要领导人都已经实现了对非洲的访问。这足以证明非洲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也足以见证中非关系发展的程度。李克强总理的这次出访从其行程安排来看远远超出了象征性外交的范畴,而是一次相当有分量和内涵的出访。在此期间,李克强总理不仅将与非洲四国签署近60份合作协议,还将提出新时期中国对非合作框架;在重视非洲国家的同时,更重视通过非盟以及次区域组织来推动非洲的集体发展;在巩固深化中非关系基础之上,更愿意推动国际社会对非合作事业的发展。这种从国家、地区和国际三个层面来推动非洲和中非关系发展的政策选项,相比于50年间的中非关系,明显体现出了中国对非合作的自信和成熟,中非关系正在迈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一、时代背景
李克强总理的这次出访是中非关系50年发展的纪念之旅、回顾之旅、更是总结、开辟新路径之旅。50年沧海桑田,无论是中国、非洲还是国际环境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中非关系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和挑战,反而愈发成熟和厚重。据商务部部长助理张向晨介绍,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是非洲重要的发展合作伙伴和新兴投资来源地。非洲则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和新兴的投资目的地。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50亿美元规模,在非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500家。
2014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仍有望超过5%,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唱衰非洲的声音已经式微,相反非洲越来越被视为是充满希望和前景的大陆。当前,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非洲复兴的非洲梦为代表的复兴联盟正在成为世界发展大势中新兴力量。在此背景下,尤其是在发展合作议题引导下,克强总理的出访必能引起与非洲国家间的共鸣,推动这两大复兴力量之间的交融。
二、走向实际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李克强总理的这次访非有十足的看点,最重要的是可以发现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扩展和夯实,中国对非战略越来越明晰。具体表现在:
从价值观到全面合作框架: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非时,提出了真、实、亲、诚的四字箴言,与其说这是对中非关系历史和现实的概括,倒不如说这是中非关系传承和发展的价值观基础。这一价值观是对中非关系的高度概括,然而它必须立足于一套贴合实际、具体有效的合作框架。不得不承认,50年来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对非战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从早期政治导向,到中期的经济导向再到当前比较模糊的“战略导向”,中国对非合作缺乏一套比较明确、均衡的合作框架。李克强总理此次阐述的中国对非合作框架,以及减贫、产业、金融、人文、人才、安全“六大合作工程的确立无疑表明中国的对非战略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来体系化。
从双边关系到多边关系:双边关系是中非合作关系的基础,中国与非洲大陆地区间合作的依托。然而,对非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多个双边关系相加之和,它必须依靠多边平台的抓手,切实能够在推动非洲地区一体化、政治互信和机制建设、以及非洲和平安全等非洲关切的重大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在非洲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一个重要抓手,从非盟被吸收为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员单位可以看出中国对非盟的重视,然而,中国与非洲地区组织的合作不止停留在表面,从克强总理这次出访及签订的合作协议来看,关系非洲一体化的地区性项目,尤其是支持非洲大陆的连通程度无疑是一大亮点,这种务实的、切实以非洲一体化为重要决策依据的合作方式与西方国家的政策实践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中非合作到国际对非合作:李克强总理这次出访还将参加在尼日利亚阿布贾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在会上将发表关于加强中非互利合作、中非共同发展和促进国际对非合作的重要演讲。这将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表态,因为在相当长时期内,中非合作主要集中于前两者,对后者相对忽视,或者是被动地参与国际对非合作。主动地促进国际对非合作反映了中国能力和自信的提升,当然,这不仅需要重视对非洲的实质投入,更需要思想、智慧和倡议的贡献。中非合作成功的规范、经验和实践对于国际社会的对非合作具有重要的的借鉴意义,中非合作构建的国际对非合作分工格局对于非洲的平衡发展至关重要。在可以遇见的将来,在联合国、G20、金砖峰会、非盟等国际和地区平台,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倡议在非洲发展上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中的中非关系2.0版
综上所述,中非关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无论是从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的合作形式,还是从经济、政治、发展、人文、和平安全等合作领域,抑或是从中国和非洲国内的经济政治转型所带来的机遇而言,中非正在推动着合作关系的转型升级。升级版的中非关系的核心特征是:以真、实、亲、诚的价值观为指导,更加综合全面平衡的合作框架的建立,中国国内的改革与非洲国家产业转型的有效对接,中国在国际对非合作框架中发挥更加建设性的作用。
当然,新的中非合作框架仍是在构建过程之中,其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其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一方面给非洲国家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总体稳定与否也将给中非合作带来挑战乃至冲击。其二,非洲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政策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和挑战,工业化是非洲国家的理想更是非洲经济真正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越来越的非洲国家寄希望于本国的工业化进程,但困难重重。非洲国家也面临着将增长转化为发展的难题,即普通民众能够从经济增长中获益,否则,非洲国家的收入分配矛盾将导致国家建设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其三,随着中非关系的深入,中非合作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这对于中非双方的将问题转化为合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四,虽然西方的“新殖民主义”等歪曲论调近些年来有所减少,但是来自非洲本土的负面认识并没有相应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表明中非合作的社会化过程依然任重道远。
然而,在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教授看来,中非关系中的问题越多反而是好事,因为这给中非双方提供了更多可以合作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中非合作关系深化的过程。所以,随着新时期中非合作框架的不断完善和丰富,随着中非双方学习、认知、合作和协调能力的提升,中非合作必能迎来新的局面。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