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博鳌论坛助力中国全方位外交
2013-04-01

        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步入它的第二个十年。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博鳌论坛以其关注亚洲经济一体化以及亚洲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独树一帜,论坛相关会议的讨论涵盖了地区经济形势及机制建设、国别经济发展状况、具体产业发展战略等各方面议题。随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其关注点也日益聚焦到如何进一步推动亚洲经济整合和产业转型,以摆脱欧美经济缓慢复苏的冲击,创造亚洲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与此同时,博鳌论坛还为中国的全方位、宽领域外交提供助力,这主要体现在其组织形式、活动宗旨、论坛主题以及参与人士等方面。

        首先,作为一个非政府的论坛组织,博鳌论坛为亚洲各国政府高级官员的非正式会晤及交换意见提供了平台。事实上,众多亚洲国家高级别政府官员的参与已经使得博鳌论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混合型论坛。一方面,它仍旧表现为非官方渠道和会议的形式;另一方面,各国政府高级别官员的非正式对话经常可以推动某些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双边关系较为冷淡的情况下。博鳌论坛灵活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各种双边会面触及一些敏感的外交和政治议题,同时又排除了官方行为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其次,博鳌论坛以亚洲为中心的活动宗旨也使其有别于类似的一些论坛型组织。如前所述,亚洲一体化与亚洲各国人民共同发展问题一直是它的关注焦点,因而也可以称它为“泛亚论坛”,即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他人的亚洲视角,优先探讨和关心亚洲的观点和亚洲人民的利益。由此,它也在逐渐塑造某种程度上的所谓“亚洲人的亚洲”理念,当然这丝毫不意味着背离亚洲各国长期倡导的开放性区域主义原则。博鳌论坛的组织架构本身也体现着包容性与多样性,来自亚洲各国的贤达之士都曾在其成立或运作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这恰恰与亚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现实相契合。这一以亚洲为中心的模式也为中国提升与亚洲各国关系创造了空间。中国一贯坚持尊重亚洲国家的多样性,强调亚洲各国和睦相处的舒适度,这些都很好地体现在博鳌论坛的组织和运行中。随着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走上历史舞台,博鳌论坛的这一特色不但不会褪色,反而会更为增强和改进。

        第三,博鳌论坛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具体领域的外交,从而丰富了中国外交的形式和内容。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当属经济外交和公共外交。在经济外交方面,由于博鳌论坛以推进亚洲区域一体化为宗旨,因而各国政府官员和商界领袖在论坛上进行的讨论事实上对于亚洲地区多种多样的自由贸易区规划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区(10 1)、中日韩自贸区、中日韩—东盟自贸区(10 3),以及最终促成的更为广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在公共外交方面,参与博鳌论坛的代表来自不同阶层,包括了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等等,而他们所代表的观点和利益也是千差万别,例如经济增长、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这些形形色色观点各异的人士都汇聚在博鳌论坛,这对于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2013年博鳌论坛年会即将召开,新当选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会做开幕致辞。这清楚地说明,中国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将会一如以往致力于推动和增强亚洲各国政府及人民的对话和交流,而博鳌论坛也将继续在推动对外交


文献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