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民盟胜选缘由及中缅关系前景
周士新 2016-12-30
缅甸11月8日举行全国大选,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那么,为何民盟最终赢得了大选?中缅关系走势如何?本版编辑特请专家做详细解读。


1.履行七点民主路线图承诺  缅政府改革措施取得成绩
问:2010年缅甸启动国家转型至今已有5年,目前国内总体局势如何?
答:当缅甸前军政府在2003年8月宣布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路线图计划的时候,国际社会是持强烈的怀疑态度的,但也充满了高度期待。
令国际社会感到欣慰的是,缅甸前军政府严格履行实现七点民主路线图的承诺,在2004年5月恢复了制宪国民大会,2007年9月确定了新宪法制宪原则,2008年5月全民公决通过了《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并在2010年3月颁布大选法和政党组织法,11月举行大选,前军政府总理吴登盛作为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候选人当选为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议员,并因所在政党胜选而在2011年3月30日正式宣誓就任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实现了缅甸军政府向民选政府的过渡,实现了缅甸民主改革的成功转型。
吴登盛领导的缅甸政府在国家建设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从政治上看,缅甸政治民主化最明显标志就是前军政府在2010年11月3日结束了对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的软禁,为其重新参与国家政治提供了可能。昂山素季在2012年5月的议会议席补选中当选为人民院议员,并领导全国民主联盟参与2015年大选,并赢得选举。缅甸政府释放了原军政府逮捕的大量政治犯,让他们参与全国民主化进程;推动与部分少数民族独立武装的谈判,并在2015年10月达成停火协议。然而,国际社会普遍期待的宪法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宪法第59(f)条仍没有改变,宪法第436条让议会中的军人议员仍对修宪拥有绝对否决权,这些条款意味着即使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其领导人昂山素季也没有资格成为总统,要想修宪也要与军人协商。另外,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方民族武装的谈判并不顺利,因为军人的强硬不妥协,其间甚至发生多次武装冲突,当前的停火协议并不是和平协议,仍存在着相当高的不确定性。
从经济上看,吴登盛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体制改革措施和相关法令,促进缅甸推动开发六个经济特区计划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感。欧美西方国家希望与缅甸方面加强合作,享受缅甸全面对外开放的丰厚红利,纷纷解除或暂停了对缅甸的经济制裁,以推进缅甸政府进一步加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近年来,缅甸迎来了大量的外国企业前来投资,增强了缅甸经济发展的活力。然而,缅甸对外开放的程度依然十分有限,迎合国际化的各种准备严重不足,特别是产业结构发展不健全,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国民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能力仍较欠缺。作为一个试图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农业国家,缅甸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些工作。
从社会上看,吴登盛政府显得更加宽容,不仅对媒体自由的限制大幅减少,而且允许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发展。
从外交上看,吴登盛政府奉行“不结盟、积极、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国际关系中保持着高度中立,努力推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缅甸与西方国家逐步缓和了关系,同世界上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赢得了东盟国家的高度信任,并在2014年担任了东盟轮值主席国。


2.优势明显民盟压倒性胜选  做民众工作筑牢执政基础
问:为何民盟最终能赢得大选?它的主要政策主张是什么?
答:2015年11月8日的缅甸大选并不是直接选举总统,而是进行议会席位选举。鉴于军人占有上下议院总席数的25%,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意味着其至少赢得了总席数为224席的上议院(民族院)中168席(待选)和总席数为440席的下议院(人民院)中330席(待选)的67%以上席位,终于有可能推举下届执掌政府的总统候选人,使其在明年成为缅甸的总统。
全国民主联盟之所以能在票数统计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就可以宣布胜选,执政的巩固与发展党接受败选结果,说明全国民主联盟获得的票数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从场面上看,全国民主同盟的胜选除了其具有在缅甸民众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领导人昂山素季,以及巩固与发展党内斗激烈参选不力,其他政党太过弱小之外,更与全国民主联盟在平时和竞选期间提出的政策主张比较得人心有关。
首先,全国民主联盟以继续推进政治转型,捍卫缅甸民主为口号,在民众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作为曾经获得选举胜利的政党,全国民主联盟被认为是推进缅甸民主的象征性力量。
其次,全国民主联盟提出全面推进缅甸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家开放与发展,引起了民众的极高期待。
再次,全国民主联盟推动缅甸社会更加包容,迎合了国内各种利益群体的需要。全国民主联盟在实现胜选的过程中,重视做底层民众的工作,在胜选之后也必然会继续筑牢自己执政的基础。
最后,全国民主联盟积极推进缅甸融入国际社会,得到了民众的高度认同。


3.中缅务实合作出现新态势  边境冲突已得到妥善处理
问:中缅目前的合作关系如何?边境冲突事件是否得到了解决?
答:中国与缅甸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具有深厚的“胞波”情谊。缅甸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双方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20世纪60年通过友好协商成功圆满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虽然在历史上两国关系也曾经出现过起伏和波折,但总体上保持着平稳发展。
近年来,缅甸政局发生变化,外部选择增多了,但对外政策上依然具有延续性,中缅关系呈现出深化务实合作的新态势,并在2011年5月正式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互动频繁,各层次交流较为密切,为深化两国全方位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近两年来看,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11月12日至14日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与吴登盛总统举行会谈,达成了《中缅关于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2015年9月2日至4日,吴登盛总统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与习近平主席进行会谈,发表了《中缅联合新闻稿》。这些都反映了两国合作的紧密程度。
从安全上看,中缅合作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机制化程度。中国是缅甸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双方具有较为顺畅的沟通渠道。缅甸军队在与距中国边境较近的少数民族武装冲突时,造成了中国边民伤亡事件,在外界看来双方关系似乎变得非常紧张,但事件通过双方协商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处理,事态也很快得以平息。中国与缅甸、老挝、泰国等四国在大湄公河联合执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与丰富经验,对促进两国在其他安全领域合作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4.民盟执政缅甸进入新时代  中缅合作有较大发展空间
问:民盟执政后,中缅关系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答:全国民主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意味着其推举的候选人最有可能成为缅甸下届总统,缅甸正式进入全国民主联盟执政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缅关系也将进入新的阶段。
首先,中国是缅甸不能忽视的合作伙伴。中国与缅甸具有长期合作的经验和基础,双方在许多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政治上看,全国民主联盟领导的缅甸政府要夯实中央政府与部分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停火的结果,并进一步与其余地方武装的谈判,签署停火或和平协议,促进国家的真正统一,仍需要继续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在促进缅甸现政府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得到了缅甸中央政府和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的欢迎,也提升了中国在这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的信心。毕竟,缅甸北部的和平与稳定不仅涉及到中国边境安全问题,而且涉及到中缅跨境民族的感情问题。
从经济上看,中国是未来缅甸政府最值得借重的合作伙伴。中国和缅甸正在按部就班地推进落实自由贸易协定,双方还通过全面地区经济伙伴关系等多边贸易协议促进经济合作。缅甸已经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印中孟缅经济走廊”战略倡议。
其次,中国长期保持着与全国民主联盟的联系和友好关系,在治国理政方面进行密切沟通和交流。可以想见,全国民主联盟成为缅甸执政党只会促进而非迟滞双方达成的各项既有协议,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实质性阶段。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