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建
- 研究员
- 西亚非洲研究中心
- 外交政策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的东亚经济融合
- 特朗普政府的海上安全政策评析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打造绿色军队:美国军事能源战略调整评析
- 北极治理与欧美政策实践的新发展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试论中东外交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意义
- 对当前中东局势演变的若干思考
- 抓住新机遇,促进新发展——中东转型视野下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浅析
- APEC转向何处?
- 毛瑞鹏:国际组织前路仍然崎岖
- 2014-2016:俄罗斯“突围外交”的特点与前景
- 与邻为恶,美墨关系何去何从?
- TPP问题仍悬而未决
- 美国打击叙利亚背后的战略逻辑
- 美国打击叙利亚背后的战略逻辑
- 新时期下如何重塑中美关系
- 中方在习特会展现大手笔——冲击特朗普对华政策思考
- 土耳其总统制修宪公投及对中国影响
- 美中経済摩擦
- 《有限的合作:美国国会与联合国》
- 国际危机泛化与中美共同应对
- 《伊朗外交的国内根源研究》
- 《重新思考基辛格》
- 强大的无形力量:文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作用
- 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国家对外关系
- 《低碳创新和美国经济霸权2.0》
- 《中国中东外交战略构建研究报告》
- 《俄罗斯外交战略调整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中东地缘政治新博弈与全球战略态势调整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共担大国责任 引领全球零碳:中美气候合作新议程
- 关于中美建立网络-核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稳定性的报告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结束为期两天的中东之行。他接连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和约旦,就巩固巴以停火协议,援助重建加沙地带等与地区领导人交换意见。
这是布林肯上任后首次访问中东,行程紧凑的中东“首秀”成效几何?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布林肯此次访问有积极意义,但实际上只治标不治本,不是为了寻求长久的解决方案,也不期待在巴以问题上实现突破。
停火只是开始
26日,中东“首秀”尾声,布林肯在约旦首都安曼表示:“我们认为停火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一个可以建立的基础。”
安曼是布林肯中东之行的最后一站。布林肯此行十分紧凑,在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会面之前,布林肯25日起已分别前往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拉姆安拉和埃及开罗,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埃及总统塞西举行会谈。
就在布林肯马不停蹄地赶往中东的前几天,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激烈冲突刚刚平息。美联社称,除了分别访问冲突双方,布林肯此行中的埃及和约旦都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两国都与以色列签订了和平协议,并经常在巴以之间充当“调停者”角色。
21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宣布停火,此轮为期11天、在加沙地带造成数千名平民伤亡的巴以冲突按下了暂停键。
自4月中旬斋月以来,因以方限制巴勒斯坦民众进入耶路撒冷部分地区及要求十余户巴勒斯坦人搬离东耶路撒冷地区等原因,巴以多次发生冲突。5月上旬,巴勒斯坦民众与以色列警察两次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穆斯林称“尊贵禁地”)爆发严重冲突,10日起演变为哈马斯等加沙地带武装组织与以色列间的军事冲突。
巴以冲突刚平息,布林肯为何选在此时到访中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认为,布林肯此次访问中东,一方面是为了趁热打铁,巩固停火:“巴以停火基础脆弱,如果不走这一趟,不撒些钱,做些承诺,美国担心巴以冲突会继续发酵,对美国在中东的总体布局带来冲击和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刷存在感”,彰显美国在巴以冲突中作为调解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也认为,美国因巴以冲突在国内外面临多重压力,冲突暂停后,美国希望继续成为巴以问题的主导者,显示其作用。此外,巴以问题是拜登就任总统前就承诺参与解决的问题之一,外界对其抱有期待,但拜登近来面临着国内疫情、恢复经济问题。由于伊朗大选的临近,从时间排序来说,伊核问题也更为紧迫,因此巴以问题被搁置。此次冲突爆发后,拜登需要做出姿态。
成果几何?
对于布林肯的中东“首秀”,白宫在此前发布的简报中公布了出访几大目的:讨论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重建与巴勒斯坦的关系、协调并向加沙地带提供援助、减少未来几个月发生进一步冲突的风险。
如今行程结束,布林肯中东之行成果几何?
对援助重建遭受重创的加沙地带、巩固巴以停火协议这两个目标,布林肯表示已取得进展。
据美联社报道,布林肯称将为加沙地带重建“作出巨大贡献”,并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布林肯表示,美国政府在恢复对巴勒斯坦的3.6亿美元援助之外,还将向巴勒斯坦提供额外约3850万美元,其中550万美元用于对加沙地带的紧急救灾。在美国盟友中,卡塔尔和埃及已承诺将为重建加沙地带提供5亿美元。
对巩固停火,布林肯在与埃及和约旦领导人会晤后称,将继续与其他地区国家接触,为缓和紧张局势做出贡献。
布林肯对巴以的表态也颇受关注。对以色列,布林肯称将继续资助以色列“铁穹”导弹防御系统。对巴勒斯坦,布林肯表示,美国将重开驻耶路撒冷总领事馆,重建与巴勒斯坦的关系。布林肯还重申,美国支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支持维持耶路撒冷老城宗教圣地现状以及反对将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强行驱逐出去。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布林肯此访具有一些积极意义,也有一些突破,但仍面临阻碍。
丁隆表示,布林肯此行访问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城市拉姆安拉,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晤,恢复与巴方的直接交流,是此行的一大突破。一方面,拜登很难颠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中东留下的政治遗产,但另一方面,拜登又要和特朗普政策保持一定距离。和特朗普在任四年巴方和美方直接中断联系相比,拜登上台后已恢复与巴勒斯坦外交关系,恢复对巴勒斯坦的援助。
不过,就布林肯此行的另一大目的:援助重建加沙地带,但不让哈马斯从中受益,丁隆认为仍将面临一定阻碍。由于加沙地带处于哈马斯控制之下,但哈马斯已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美国也不会与哈马斯直接打交道。如何通过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或埃及、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将国际援助投放到加沙地带,让加沙平民受益?预计实施起来将会比较困难。
李伟建认为,布林肯首次出访中东有两大目标,其一是就当前巴以冲突与地区领导人交换意见,其二是为美国未来推动解决巴以问题进程,与巴以双方及埃及、约旦这两个和巴以问题直接相关的周边国家进行沟通。
李伟建表示,布林肯称将重开驻耶路撒冷总领馆,重建与巴勒斯坦关系,是为了推动巴以问题进程铺路,落实拜登此前承诺。拜登上台前后,曾多次在有关中东方面的表述中,主张“两国方案”,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主张与巴勒斯坦加强沟通,批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一边倒地支持以色列,将巴勒斯坦撇在一边。此次布林肯访问中东后,已落实其中一些较易达成的内容,正在按拜登的中东政策进行部署。
实质是“扬汤止沸”
分析人士认为,布林肯此行将重点放在援助重建上,只是治标不治本。由于巴以之间长期矛盾尚未解决,相同的故事可能又将在不久后上演。
眼下,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换来的和平依然十分脆弱。美联社称,在解决巴以冲突最核心的深层次问题上,此次访问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布林肯也承认,恢复巴以和平谈判仍然遥遥无期:“要看到效果,看到影响,还需要一些时间, 但它正在向前发展。”
对此,半岛电视台援引专家分析称,美国只是想管理冲突,而不是解决冲突。布林肯和拜登不想陷入解决巴以冲突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他们的策略似乎只是砸钱暂时掩盖问题。
“布林肯此次访问中东,不是为了寻求长久的解决方案,只是危机管理的一种模式,实际上就是‘扬汤止沸’。”丁隆说,巴以间的问题、矛盾、冲突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美国为了自身战略考虑,暂时把巴以冲突平息下来,让其不再升级和发酵,不破坏美国在中东的总体布局。
丁隆认为,美国在中东布局中目前有两大首要任务:其一是伊核协议的恢复问题,美国不希望因为巴以冲突破坏伊核谈判的节奏;其二,美国依然希望从中东抽身,将重心转移至印太地区,不希望一次冲突干扰到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全球布局。
在丁隆看来,实际上美国不太愿意管巴以问题,但作为大国却不能不管。无论是拜登还是布林肯都很清楚,无论花费多大代价,都很难推动巴以冲突在核心问题上取得进展,“虽然拜登、布林肯‘两国方案’口号喊得很响,但只是说一套、做一套。很显然,拜登政府根本不想在巴以冲突方面付出特别大的努力,也不期待能够实现什么突破。”
李伟建也认为,美国要谈解决巴以问题,恢复巴以和平谈判还为时过早。从历史经验来说,无论是卡特时期的戴维营协议、克林顿时期的奥斯陆协议还是小布什时期的中东“路线图”,都没有成功解决巴以问题。美国国内舆论偏向以色列,拜登很难完全摆脱。
另一方面,美国主要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沟通,但巴解组织无法完成巴内部协调统一,比如加沙地带就更支持哈马斯。内部无法形成合力对巴勒斯坦极为不利,也无法与以色列进行谈判交锋。
李伟建认为,等巴勒斯坦大选结束后,美国可能会根据选举情况,再调整相关政策。如果哈马斯和巴解组织在大选后组成联合政府,美国能否承认这一政府,又能否说服以色列承认?“这可能是接下来的最大看点。”李伟建说。
文献来源:上观新闻,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