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
- 副研究员
- 欧洲研究中心
- 台港澳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物联网安全漏洞不容忽视
- 巩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保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网络安全合作,美国应多点诚意
- 中美网络安全战略的互动与合作
- IBM对华“开源”成正面示范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特朗普政府再打“香港牌” 上演下台前“最后的疯狂”
临近2020年岁末,美国这一届政府正在抓紧最后时机,频频打出“香港牌”。当地时间12月7日,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宣布对14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进行所谓的“制裁”,理由是他们与香港国安法通过以及香港立法会四名立法会议员丧失资格有关。
被“制裁”后,这些中国官员和他们的直系亲属将被禁止入境美国。他们在美国的资产也将被冻结,美国人和企业将被禁止与他们存在交易行为,包括银行在内的商业及金融机构都无法与他们进行重大商业往来。
这是今年以来美国第三次就涉港议题对内地和香港官员进行所谓“制裁”。连同此次,共有29人被列入所谓“制裁”名单。其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中联办主任骆惠宁、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等均在名单之列。
对于美方所谓的“制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港澳研究室主任张建认为,这是特朗普本人及其政府在下台前“最后的疯狂”。这些“制裁”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影响,其本质是要造成一种“寒蝉效应”,让国际社会以为美国是有能力来打压和遏制中国的,希望那些盟友们,可以一起来遏制打压中国。
针对美方前两轮所谓“制裁”,中方均作出反制,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15人进行了制裁。这次外交部也表示,将采取坚决有力反制。
对此,张建表示,首先就应该把美国国务院一些主要的官员,包括蓬佩奥本人列入制裁对象;其次,要制裁美国国会内,在涉港议题上冲在前面的核心人物;除此之外,还要在其他方式上,如经济或舆论方面采取精准的反制措施,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不会任由美国来打压和遏制。
美国立法为“罪犯”提供庇护 为“五眼联盟”做示范
除了“制裁”中国官员,就在同一天,美国众议院全票通过所谓“香港人民自由和选择法案”。其内容包括,美国政府会为已经持有签证并身处美国,但返回香港可能面临所谓“政治迫害”的香港人,提供所谓的临时保护身份。法案还将加快处理香港居民赴美难民申请程序,并且在移民政策类别上将香港与内地移民申请区别开来。
由于本届美国国会将于明年一月初届满,到时未获总统签署生效的法案,都会被视为作废。因此这一法案将于12月18日闯关参议院,目前多名参院议员均表态,愿意大力支持。
就这份所谓法案,张建表示已经不是第一次通过类似的法案了,这份法案实质上和去年通过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今年通过的“香港自治法案”,以及正在酝酿的“香港避风港法案”,其内涵都是一致的。都是美国在国内立法介入香港事务,根本站不住脚。
同时,张建指出,这份法案所提及的对象不仅仅是香港的普通民众,还包括在港违法犯罪潜逃的乱港分子,很多还是被通缉的对象。所以这份所谓的法案,实则为犯罪分子提供庇护,这就打破了国际社会共同打击犯罪的这一努力方向。之后,也会为“五眼联盟”国家,带去负面的示范作用。
政府换届 美国“借港遏华”策略恐将延续
既然以民主党占主导的众议院现在全票通过了该法案,所以有舆论认为香港问题,仍然会是下一届美国政府跟中国之间绕不过去的坎。
对此,张建认为,拜登政府会延续特朗普在香港议题上的大方向,最多在操作策略上可能存在差异。总而言之,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借香港问题来丑化和打压中国这件事上是有共识的。
视频原文链接
文献来源:看看新闻网,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