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国领导人12年来首访埃及 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再添活力
- 习主席访问埃及的三重意义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起点•亮点•重点——中非合作进入新阶段
- 三个“非常”好的中津关系
- 习总称南非“同志加兄弟”有何玄机?
- 2015后的中非关系将步入新的时代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昨日在京成功召开,可谓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年礼”。“家有少年初长成”,这位“少年”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礼”?个人以为,中非合作论坛带来了三重大礼:
第一重大礼是中非合作的确定性。众所周知,当前国际社会正面临重大的战略不确定性:特朗普的确明确了“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但怎么落实却高度不可预测,被戏称“特朗普不靠谱”;英国脱欧谈判并不顺利,不排除“硬脱”可能性;以土耳其、阿根廷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经济发展前景扑朔迷离。当然,中非都面临一些独特的不确定性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演讲中首先提及,和平与发展既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今时代的命题。中国将展现自身的时代担当,为人类作祟新的更大贡献、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非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六个方面,进而提出未来三年中非合作的八大行动。可以认为,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468”,不仅是中非合作的战略指南,更是当前高度不确定的世界中难得的确定性要素。
第二重大礼是中非命运共同体朝向更加紧密的方向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此次峰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决定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2063年议程,“一带一路”倡议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有机对接起来,推动中非合作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提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经历了从低到高的发展,但越到后期这种共识越难以维持。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是从人类自身生存的角度,催生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929年、2008年经济危机都是从生存的质量、水平维持的角度,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危机,则是从地球可持续发展角度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最后是诸如恐怖主义、全球性传染病等危机,从个体生存、道德等角度巩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发展史看,越低级的越能直接威胁到人类及个体生命存续的危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压力就更直接,人类的回应也更积极;但到更高级、相对间接的危机,人类的回应就逐渐变得消极,而这正是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核心困难。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就是要推动中国和非洲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迈上更高发展水平,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最佳案例。
第三重大礼是为国际体系转型贡献崭新思路。当前,中国崛起正处于重要的历史交汇期,其中非常关键的是实现从前一时期的“体系内追随型崛起”向下一阶段的“体系内创新型崛起”的转变。面对完全不同的战略环境,基于完全不同的历史经验,中国崛起最大的世界历史性创新就是要改变大国崛起的战略溢出或战略后果,其核心问题是:大国崛起到底是为世界提供“公益”还是带来“公害”。传统上,发展中国家往往是大国崛起的受害者,奴隶贸易、殖民地战争等都是其明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实现体系内创新型崛起迈出了重要一步,那就是要让发展中国家成为中国崛起的受益者。这一点可从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八大行动中非常明确地看出,如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中国决定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支持非洲国家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免除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参展费用;优化升级50个医疗卫生援非项目,重点援建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中非友好医院等旗舰项目;设立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基金,支持中非开展和平安全和维和维稳合作,继续向非洲联盟提供无偿军事援助;在共建“一带一路”、社会治安、联合国维和、打击海盗、反恐等领域推动实施50个安全援助项目;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从“成年礼”到“成年”,中非合作论坛可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过程可能是曲折和艰辛的。但惟有如此,方可真正成年,方可为中国、非洲乃至世界做出南方贡献,补强国际体系中的南方短板。
文献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