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革新开放与越南祖国阵线转型
- 印度的全球治理观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梦
- 印非合作机制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金砖国家合作的评估与前瞻
- 试析美国撤军后中美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空问
- 信任构建与中国一南亚人文交流
- 南亚地区的大国博弈
- 南亚国际关系的塑造与中国的抉择
- 中印关系的地缘政治特点与发展前景
- 中国和尼泊尔首次军演 印度不满施压
- 印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反应、特点和中国的选择
- 别过于轻视“印度制造”
- 民盟胜选缘由及中缅关系前景
- 印非峰会 印度的需求更大些
- 印度非洲论坛峰会:印度告别“理想主义”?
- “入常” 日本的狡猾和印度的执着
- 中俄印应在地区安全架构发挥领导作用
- 金砖国家将建立更密切合作伙伴关系
- 印度对“一带一路”的三种态度
改革难有寸进,印度“金砖”恐失色
2013-12-13
不久前,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出台了一份名为《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的调查报告,认为印度已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巴西则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的是中国。这一报告引起印度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大肆宣扬。
安永的报告,对于经济低迷、外来投资踯躅不前的印度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实际上,大部分关于这个报告的报道都存在误导之嫌。因为报告中所强调的主要是当前印度资产价格低廉,如果外资进入并购,则具有获利的可能性,而不是其现实可操作性。这个报告其实恰恰从反面印证了印度市场的低迷,而至于印度能否尽快摆脱经济低迷使企业获利则尚未可知。在印度企业都纷纷对外投资以规避国内经营风险、印度政府不得不为防止资本外流而限制对外投资额度的情况下,外资如果贸然进入印度市场,风险太大。
近几年来,印度经济一直存在增速下滑、财政和经常项目双赤字、卢比贬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以至于许多西方媒体宣扬印度“金砖失色”。印度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只有4.4%,是自2008年 以 来 的 最 低 水 平 ,但2013-2014财年上半年的财政赤字总额就已占到印度政府确定的全年赤字目标的76%。经常项目赤字虽然通过严厉控制黄金进口、限制内需等措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对外贸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印度卢比受美联储计划退出量化宽松的刺激,自今年5月以来加速贬值,截至9月初卢比贬值幅度已超过20%。通货膨胀一直居高不下,印度食品价格年度涨幅在9月份提升至18.4%,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涨幅。
印度经济之所以发展成这种局面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就内部而言,改革红利耗尽、经济结构未能及时调整是主要原因。过去十多年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得印度决策者对经济发展趋势的认知产生了偏差,认为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印度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未能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机改善基础设施、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增加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印度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改善经常项目账户收支状况。
党派政治加剧了这一局面。执政党为赢得选票,不注重资本积累,不断将刚刚取得的一点点经济发展成果用于公共补贴以拉取选票,使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而当执政党真正意识到需要进行改革时,其改革措施又遇到众多反对党的坚决抵制,使得改革寸步难行。
外部因素主要是世界经济的萎靡不振和美国要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的刺激。
为改善经济状况,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今年8月,辛格总理任命前IMF首席经济学家拉詹为印度储备银行行长。拉詹上台后,印度政府通过加息以及严厉控制黄金进口等手段,谋求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和改善经常项目账户收支状况。同时,印度政府把吸引外资放在优先位置。为避免国际资本快速流出,印度政府8月批准了一项提案,大幅放宽了对电信、保险、石油、天然气和国防等领域外资投资的限制。未来5年内印度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部门投入1万亿美元,包括道路、电力设施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
印度经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需要大力实行改革加以解决。但改革对于印度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印度民众普遍对外来投资抱有抵触心理,而代表不同既得利益集团的印度各政治团体在很多问题上缺乏共识,导致改革无法推行,无法形成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在2014年大选中,即使一向主张推行强力改革的印度人民党候选人莫迪上台,鉴于党团联盟可能存在的脆弱性,他也不大会推行激进改革措施,以改善印度的市场环境。从中短期来看,印度经济可能将继续维持5%左右的中速增长。
安永的报告,对于经济低迷、外来投资踯躅不前的印度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实际上,大部分关于这个报告的报道都存在误导之嫌。因为报告中所强调的主要是当前印度资产价格低廉,如果外资进入并购,则具有获利的可能性,而不是其现实可操作性。这个报告其实恰恰从反面印证了印度市场的低迷,而至于印度能否尽快摆脱经济低迷使企业获利则尚未可知。在印度企业都纷纷对外投资以规避国内经营风险、印度政府不得不为防止资本外流而限制对外投资额度的情况下,外资如果贸然进入印度市场,风险太大。
近几年来,印度经济一直存在增速下滑、财政和经常项目双赤字、卢比贬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以至于许多西方媒体宣扬印度“金砖失色”。印度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只有4.4%,是自2008年 以 来 的 最 低 水 平 ,但2013-2014财年上半年的财政赤字总额就已占到印度政府确定的全年赤字目标的76%。经常项目赤字虽然通过严厉控制黄金进口、限制内需等措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对外贸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印度卢比受美联储计划退出量化宽松的刺激,自今年5月以来加速贬值,截至9月初卢比贬值幅度已超过20%。通货膨胀一直居高不下,印度食品价格年度涨幅在9月份提升至18.4%,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涨幅。
印度经济之所以发展成这种局面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就内部而言,改革红利耗尽、经济结构未能及时调整是主要原因。过去十多年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得印度决策者对经济发展趋势的认知产生了偏差,认为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印度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未能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机改善基础设施、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增加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印度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改善经常项目账户收支状况。
党派政治加剧了这一局面。执政党为赢得选票,不注重资本积累,不断将刚刚取得的一点点经济发展成果用于公共补贴以拉取选票,使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而当执政党真正意识到需要进行改革时,其改革措施又遇到众多反对党的坚决抵制,使得改革寸步难行。
外部因素主要是世界经济的萎靡不振和美国要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的刺激。
为改善经济状况,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今年8月,辛格总理任命前IMF首席经济学家拉詹为印度储备银行行长。拉詹上台后,印度政府通过加息以及严厉控制黄金进口等手段,谋求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和改善经常项目账户收支状况。同时,印度政府把吸引外资放在优先位置。为避免国际资本快速流出,印度政府8月批准了一项提案,大幅放宽了对电信、保险、石油、天然气和国防等领域外资投资的限制。未来5年内印度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部门投入1万亿美元,包括道路、电力设施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
印度经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需要大力实行改革加以解决。但改革对于印度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印度民众普遍对外来投资抱有抵触心理,而代表不同既得利益集团的印度各政治团体在很多问题上缺乏共识,导致改革无法推行,无法形成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在2014年大选中,即使一向主张推行强力改革的印度人民党候选人莫迪上台,鉴于党团联盟可能存在的脆弱性,他也不大会推行激进改革措施,以改善印度的市场环境。从中短期来看,印度经济可能将继续维持5%左右的中速增长。
文献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