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总统沦为“弃子”,权势精英未被撼动—— 阿、苏“变天”未开启第二波中东动荡
祝鸣 2019-04-15

   不可否认的是,从事件起因来看,两国政局“变天”与当年的中东动荡非常相似:领导人执政时间过长(被推翻的阿、苏领导人已分别执政超过20年和30年);经济增长放缓,加剧了基层的民生问题。以苏丹为例,2011年南苏丹独立,对前者影响巨大,使其失去75%的石油收入。此后苏丹财政收入锐减、贸易赤字猛增、通货膨胀日益高企、本币贬值严重。2018年,苏丹的通货膨胀率更攀升至72%。阿尔及利亚虽没有如苏丹那样遭遇分裂导致的财政困境,但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下滑对这个石油出口大国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2014年,该国的外汇储备曾高达1790亿美元,而到2017年就已跌到2014年水平的一半。

  但从当前事态的结果来看,两国的上层精英群体基本没有被撼动或推翻。布特弗利卡与巴希尔的下台,与其说是民众抗议示威所致,更不如说是两国权势精英丢车保帅的“弃子”。两国军队依然在稳定甚至决定未来政局走向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民众的示威还未失控并基本还处于可控的状态。这种发展更类似于2013年的埃及政治发展模式,而非中东政局动荡后的叙利亚、突尼斯及利比亚。

  更重要的是,从未来事态发展来看,欧洲列强及非洲邻国、中东强国对两国这种“枪杆子”维护下的特殊民主转型进程很可能会持相当的默许、甚至一定的支持态度。因为中东政局动荡后利比亚等国的混乱,导致武器非法流失、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失控等问题已让欧洲和中东国家吃了不少苦头。他们不愿冒险让阿尔及利亚与苏丹这两个面积分别为非洲第一和第三的大国再次陷入后果不可测、进程更不可控的转型过程。

  总之,两国民众长期示威看似是发挥了量变导致(政权)质变的作用,但目前这种所谓的“质变”更多还只是两国权力阶层对其领导人的  “放弃”,而非领导层的全面更新。阿尔及利亚与苏丹两国的政局走向还未尘埃落定,而要取决于国内各政治势力的进一步博弈,同时外部力量的各种干预或支持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文献来源:文汇报,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