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成果
- 吴莼思
- 副研究员
- 美洲研究中心
- 国际战略研究所 所长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一带一路”视角下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体系
-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的国际挑战与战略选择
- 互联互通战略与中国国家安全——基于地缘政治视角的互联互通
- 启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南海和平之海
- “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对接
- 蒙古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国内动因、实施路径及存在问题
- 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私营化初探
- “一带一路”应促进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共建欧亚共同经济空间
- 印缅关系是否将影响中缅关系?
- 开启中波合作新时代
- 携手支点国家,共推发展战略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用“一带一路”推动国际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意义
- 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安全互动特点
- 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与海上通道安全
- 如何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海上丝路区域的安全治理问题浅析
- 印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反应、特点和中国的选择
确保核材料安全不易为
吴莼思
2010-04-15
刚刚结束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但是关于保护核材料这一主题,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熟悉。对于普通人而言,核安全是与军事有关的事情,就此而言,反对核恐怖主义反倒比较容易理解。但是,核安全实际上不只是和平问题,它更是发展问题,它有关世界各国未来的发展。
和平利用核能是各国平等享有的重要权利。在石油价格高涨,环境保护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清洁、高效、资源相对丰富的核能对于亟待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更为重要。核能确实具有军民两用的性质,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分子试图掌握核武器、核材料的风险也真实存在,但是,反对核恐怖主义不应该成为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的阻力。国际核安全合作只有建立在促进各国和平发展的基础上,有助于各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力。
当今的国际体系总体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在很多方面并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因此,一旦某些国际机制调整、改革甚至新建的机遇来临,国际社会就应当重视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帮助这个世界形成更加健康、合理的国际秩序。本次核安全峰会提出,要在4年内保障所有易散失的核材料的安全,此目标不可谓不雄心勃勃。然而,要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仍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一一克服。
首先,核大国能否持续性地在核裁军方面采取积极行动仍需观察。近一段时间以来,美俄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减少钚材料的行动颇受世界关注。但是,美俄若将核武库维持在现有水平,那就表明他们对保持核威慑的态度没有根本变化;而就削减钚材料而言,那也只是落实两国2000年就达成的协议。核大国能否保持其对核不扩散的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受到其国内因素的影响。
其次,保障国际核安全所需要的资金、技术支持最终能否落实仍需证明。建立比较完善的核材料保障制度,将武器级核材料转换为非武器级燃料,确实有助于提高国际安全,但是这些行动都不是没有代价的。当前,一些西方国家承诺给予资金支持,但是,在各国经济状况都不甚理想,削减财政赤字压力颇大的情况下,这些诺言能否按时兑现,还得在实践中证明。
第三,在防止核扩散的同时,如何保障无核武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是核安全制度建设中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当前,由于发达国家尤其关注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又相对处于弱势,有必要对发达国家利用保障核安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保持警惕。
当然,从总体上说,保障核安全,反对核恐怖主义符合全世界的共同利益。各国应该携手合作,从我做起,为建设更加和平和稳定的国际环境作出更大努力。
和平利用核能是各国平等享有的重要权利。在石油价格高涨,环境保护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清洁、高效、资源相对丰富的核能对于亟待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更为重要。核能确实具有军民两用的性质,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分子试图掌握核武器、核材料的风险也真实存在,但是,反对核恐怖主义不应该成为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的阻力。国际核安全合作只有建立在促进各国和平发展的基础上,有助于各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力。
当今的国际体系总体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在很多方面并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因此,一旦某些国际机制调整、改革甚至新建的机遇来临,国际社会就应当重视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帮助这个世界形成更加健康、合理的国际秩序。本次核安全峰会提出,要在4年内保障所有易散失的核材料的安全,此目标不可谓不雄心勃勃。然而,要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仍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一一克服。
首先,核大国能否持续性地在核裁军方面采取积极行动仍需观察。近一段时间以来,美俄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减少钚材料的行动颇受世界关注。但是,美俄若将核武库维持在现有水平,那就表明他们对保持核威慑的态度没有根本变化;而就削减钚材料而言,那也只是落实两国2000年就达成的协议。核大国能否保持其对核不扩散的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受到其国内因素的影响。
其次,保障国际核安全所需要的资金、技术支持最终能否落实仍需证明。建立比较完善的核材料保障制度,将武器级核材料转换为非武器级燃料,确实有助于提高国际安全,但是这些行动都不是没有代价的。当前,一些西方国家承诺给予资金支持,但是,在各国经济状况都不甚理想,削减财政赤字压力颇大的情况下,这些诺言能否按时兑现,还得在实践中证明。
第三,在防止核扩散的同时,如何保障无核武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是核安全制度建设中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当前,由于发达国家尤其关注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又相对处于弱势,有必要对发达国家利用保障核安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保持警惕。
当然,从总体上说,保障核安全,反对核恐怖主义符合全世界的共同利益。各国应该携手合作,从我做起,为建设更加和平和稳定的国际环境作出更大努力。
文献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