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院作者
- 陈鸿斌
- 副研究员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信息所前所长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迎接亚洲经济的新世纪
- 论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扩散与转移 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 “产能合作”对区域货币流通的影响机制研究 ——兼论中亚地区货币流通的实现机制
- 新冠疫情下的中美印关系
- 跨境数据流动的全球治理框架:分歧与妥协
- 战略排他与规则重构:试析美国FTA的贸易政策涵义
- 发展阶段、技术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格局调整———兼论大国政治驱动的新区域主义
- 非洲债务问题的议题化及其影响
- 论美国对华“科技战”中的联盟策略: 以美欧对华科技施压为例
- “中澳对话:G20与地区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印度可以为金砖国家合作做出新贡献
- 南非的“金砖”身份不可代替
- 新开发银行和智库伙伴共同鸣响五重奏
- 金砖国家将建立更密切合作伙伴关系
- 中国中标印尼高铁 日本又挨一记闷棍
- 亚投行新一轮扩员的意义与影响
- 可持续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新阶段政策改革方向
- 毛瑞鹏:国际组织前路仍然崎岖
- 新开发银行与亚投行的差异化发展
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不可阻挡
陈鸿斌
2017-01-06
——从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说起
在本月16日和17日于华盛顿举行的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新兴国家明显对美国故意延误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表示出强烈的不满,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极为强烈。作为一个崛起的群体,如此直言不讳地表达这样的诉求,这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早在2010年的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IMF)就确定了调整各国出资比率的改革方案,从而提升新兴国家的发言权,但此方案却使美国大为不满,所以美国国会至今不批准该方案,这一不合时宜的举动引发了新兴国家的强烈不满。墨西哥财长在本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就披露:“会议表明了对改革方案未能付诸实施的失望。”而俄罗斯财长西卢安诺夫更直截了当:“无法指望美国国会通过该方案,”因此他提出不妨撇开美国,另起炉灶。实际上,IMF已开始启动改革的“B计划”,以实际推动IMF的改革。事情很明显,如果美国能够顺势应变,因应改革,则还可望继续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如果为维护一己利益而罔顾整个国际社会的呼声,那国际社会只能舍弃美国,因为国际社会不可能遥遥无期地等下去。一位国际金融行家表示:也许今后回过头来看,这次会议是改变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起点。
毋庸讳言,中国是本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的一个关注焦点,尽管在会议上并未直接提及风风火火的亚投行,但亚投行实际上成为本次会议的一个“隐身主角。”因为在一系列的会外会和诸多双边会晤中,亚投行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就在本次会议前夕,中国宣布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之多,包括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24国集团”在会议开幕前发表声明,对亚投行表示欢迎。虽然美国和日本煞有介事地表示希望该银行具有公正的治理架构,但他们如今陷入孤立状况是不言而喻的。两国代表特意在会前会晤,就说明了他们的困窘。德国财长朔伊布勒说得很明白:G7对此未能采取共同的姿态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对是否应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的特别提款权问题,美国和日本与欧洲国家的态度也是大相径庭的。国际货币基金总裁拉加德女士毫不掩饰地对此表示“热烈欢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也明确表示:支持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美日两国却强调中国应首先全面开放资本项目。连《日本经济新闻》也在社论中指出:美国应该尽快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的改革方案,这正是亚投行之所以如此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奥巴马在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如果美国不制定相应的国际规则,则中国就会着手制定对其有利的规则。显而易见,今后就是这样一场博弈:如果美国竭尽全力欲迫使中国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那中国无奈之下只能另起炉灶,实际上这一序幕已经拉开。今年的G20峰会主席国土耳其副总理在这次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就明确指出:支持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
在当今世界经济依然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无疑是有利全球经济走出阴影的重大举措,它会给沿线各国以及相关投资国带来巨大的商机。美日两国面对这一明白不过的事实,却依然端着架子,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国主导”的光环已明显褪色,但美国显然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对策,用《纽约时报》(电子版)的话来说,在最需要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刻,它却无所作为。因此,美国在本次会议上成为众矢之的是很自然的。
文献来源: